高中地理虚拟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2 虚拟实验教学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1.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 | 第17页 |
2.1.2 地理虚拟实验 | 第17-18页 |
2.1.3 地理虚拟实验教学 | 第18页 |
2.2 虚拟实验特点与分类 | 第18-20页 |
2.2.1 虚拟实验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2 中学地理虚拟实验的分类 | 第19-20页 |
2.3 虚拟实验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3.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0-21页 |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3-30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3.2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3.2.1 问卷调查法 | 第23页 |
3.2.2 访谈法 | 第23-24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9页 |
3.3.1 地理师资状况 | 第24-25页 |
3.3.2 地理实验教学条件调查 | 第25页 |
3.3.3 地理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 第25-27页 |
3.3.4 学生对地理实验课的兴趣、态度 | 第27-28页 |
3.3.5 教师对虚拟实验的理解 | 第28-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虚拟实验教学的应用分析 | 第30-40页 |
4.1 地理虚拟实验教学的内容分析 | 第30-32页 |
4.2 地理虚拟实验教学的实施原则 | 第32-34页 |
4.2.1 科学性原则 | 第32-33页 |
4.2.2 主体性原则 | 第33页 |
4.2.3 开放性原则 | 第33-34页 |
4.2.4 交互性原则 | 第34页 |
4.3 地理虚拟实验教学的应用形式 | 第34-36页 |
4.3.1 学生课前预习感知的途径 | 第34-35页 |
4.3.2 学生课堂自主探究的媒介 | 第35页 |
4.3.3 学生课后问题解决的工具 | 第35-36页 |
4.4 地理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 | 第36-38页 |
4.5 虚拟实验资源简介 | 第38-39页 |
4.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高中地理虚拟实验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 | 第40-52页 |
5.1 教学案例设计 | 第40-45页 |
5.1.1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第40页 |
5.1.2 教学过程设计 | 第40-45页 |
5.2 教学案例的实施 | 第45-46页 |
5.3 教学案例效果评价与优化途径 | 第46-51页 |
5.3.1 教学结果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5.3.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5.3.3 教学反思与优化虚拟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 | 第50-51页 |
5.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总结 | 第52页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2页 |
6.3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附录3 | 第59-60页 |
附录4 | 第60-62页 |
附录5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