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4页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8-16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理性精神与科学精神辨析 | 第11-16页 |
二、研究成果的现状综述 | 第16-2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2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二)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理性精神的内涵 | 第24-27页 |
一、理性精神的内涵 | 第24页 |
二、理性精神的构成维度 | 第24-27页 |
(一) 理性地解释事物 | 第25页 |
(二) 正确的价值判断 | 第25-26页 |
(三) 正确的行为选择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培育理性精神的现状 | 第27-33页 |
一、理性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 培育理性精神的教学目标笼统 | 第27-28页 |
(二) 培育理性精神的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 第28页 |
(三) 培育理性精神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第28-29页 |
二、培育理性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一) 应试教育的现实 | 第29-30页 |
(二) 教师自身的局限 | 第30-31页 |
(三) 学生参与度不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内容设计 | 第33-38页 |
一、课程标准对《政治生活》中培育理性精神的内容要求 | 第33页 |
二、培育理性精神的教材内容设计 | 第33-38页 |
(一) 公民理性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 第33-34页 |
(二) 对公民与政府关系的理性定位 | 第34-35页 |
(三) 理性对待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 第35-36页 |
(四) 理性对待民族问题和宗教精神家园 | 第36页 |
(五) 在国际社会中理性地处理国家利益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培育理性精神的策略 | 第38-48页 |
一、细化课程教学目标 | 第38-39页 |
二、创新课程教学形式 | 第39-46页 |
三、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