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氨基甲酸乙酯的产生及致癌性 | 第14-17页 |
1.1.1 氨基甲酸乙酯的理化特性 | 第14-15页 |
1.1.2 氨基甲酸乙酯在酒精饮料中的产生过程 | 第15-16页 |
1.1.3 氨基甲酸乙酯的致癌机理 | 第16-17页 |
1.2 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气相色谱分析法 | 第17-18页 |
1.2.2 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LD) | 第18页 |
1.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 第18页 |
1.2.4 薄层色谱法 | 第18-19页 |
1.2.5 新型检测方法的探索 | 第19-20页 |
1.3 薄层色谱分析法 | 第20-23页 |
1.3.1 薄层色谱分析法概述 | 第20-21页 |
1.3.2 薄层色谱定量检测 | 第21-23页 |
1.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23-25页 |
1.4.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 第23-24页 |
1.4.2 图像数字化 | 第24页 |
1.4.3 图像类型 | 第24-25页 |
1.5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 | 第25-29页 |
1.5.1 概述 | 第25-26页 |
1.5.2 图像增强 | 第26-28页 |
1.5.3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薄层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 | 第28-29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薄层数码成像系统及浸板机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薄层数码成像系统硬件环境的搭建 | 第31-35页 |
2.2.1 紫外分析仪的选择 | 第32页 |
2.2.2 数码相机的选择 | 第32-34页 |
2.2.3 薄层色谱数码成像系统完整装置 | 第34-35页 |
2.3 浸板机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4页 |
2.3.1 浸板机硬件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0页 |
2.3.2 浸板机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薄层定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66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氨基甲酸乙酯薄层色谱定量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65页 |
3.2.1 MATLAB GUI简介 | 第46-47页 |
3.2.2 氨基甲酸乙酯定量软件主要的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3.2.3 用户界面设计 | 第48-49页 |
3.2.4 氨基甲酸乙酯定量软件主要功能及关键代码说明 | 第49-59页 |
3.2.5 斑点边缘的确定 | 第59-65页 |
3.2.6 氨基甲酸乙酯薄层定量软件操作步骤 | 第6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薄层成像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最优条件及方法学研究 | 第66-78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66-68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6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66-67页 |
4.2.3 数码相机设置 | 第67-68页 |
4.3 展开剂配比 | 第68页 |
4.4 实验步骤 | 第68-70页 |
4.4.1 薄层板点样 | 第68-69页 |
4.4.2 薄层层析 | 第69页 |
4.4.3 衍生反应 | 第69页 |
4.4.4 拍照定量 | 第69-70页 |
4.5 单因素研究 | 第70页 |
4.5.1 肉桂醛含量的优化 | 第70页 |
4.5.2 磷酸含量的优化 | 第70页 |
4.5.3 浸板时间的优化 | 第70页 |
4.5.4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70页 |
4.5.5 反应时长的优化 | 第70页 |
4.6 方法学考察 | 第70-71页 |
4.6.1 精密度 | 第71页 |
4.6.2 斑点稳定性 | 第71页 |
4.6.3 标准曲线绘制 | 第71页 |
4.6.4 加标回收率 | 第71页 |
4.6.5 检出限的确定 | 第71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71-77页 |
4.7.1 单因素结果 | 第71-74页 |
4.7.2 方法学考察 | 第74-7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薄层成像法检测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应用探讨 | 第78-93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广州市售中低端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调查 | 第78-80页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78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78-79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9-80页 |
5.3 薄层成像法检测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 第80页 |
5.3.1 薄层板分离效果鉴定实验 | 第80页 |
5.3.2 薄层成像法直接检测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实验 | 第80页 |
5.3.3 经氮吹浓缩后薄层成像法直接检测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实验 | 第8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80-91页 |
5.4.1 广州市售中低端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调查结果 | 第80-86页 |
5.4.2 薄层成像法检测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结果 | 第86-90页 |
5.4.3 薄层成像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对比 | 第90-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一、结论 | 第93-94页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94页 |
三、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附件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