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9-15页 |
| (一)研究课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 1.研究课题依据 | 第9页 |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 (五)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1.资产管理人员界定 | 第15页 |
| 2.绩效考核的含义 | 第15-17页 |
| (二)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 2.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第17-18页 |
| 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第18页 |
| 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第18页 |
| (三)绩效考核方法 | 第18-21页 |
| 1.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 第18-19页 |
| 2.目标管理法(MBO) | 第19页 |
| 3.360 度反馈法 | 第19-20页 |
| 4.平衡计分卡(BSC) | 第20-21页 |
| 三、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1-30页 |
| (一)M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 1.绩效考核总则 | 第21-22页 |
| 2.绩效考核主体 | 第22页 |
| 3.绩效考核对象 | 第22页 |
| 4.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 (二)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现行绩效考核指标 | 第23-28页 |
| 1.绩效考核的指标现状 | 第23-25页 |
| 2.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25-28页 |
| (三)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指标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1.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主体不合理 | 第28页 |
|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 第28页 |
| 3.绩效考核指标的定位不够精准 | 第28-29页 |
| (四)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0页 |
| 1.绩效考核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联系不紧密 | 第29页 |
| 2.岗位职责和工作分析不充分 | 第29页 |
| 3.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 第29页 |
| 4.目标设计缺乏公正性 | 第29-30页 |
| 四、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优化设计 | 第30-41页 |
| (一)指标设计优化思路 | 第30-32页 |
| 1.指导思想 | 第30页 |
| 2.指标设计优化流程 | 第30-31页 |
| 3.优化原则 | 第31-32页 |
| (二)指标设计前期支持 | 第32-33页 |
| 1.公司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小组 | 第32页 |
| 2.明确职能部门岗位职责 | 第32页 |
| 3.有效分解目标 | 第32-33页 |
| (三)建立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33-36页 |
| 1.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33-34页 |
| 2.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 | 第34-36页 |
| (四)基于KPI的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优化措施 | 第36-41页 |
| 1.KPI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 | 第36-37页 |
| 2.各层次KPI的确定 | 第37页 |
| 3.KPI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 4.工作量因素在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性 | 第38-41页 |
| (1)短期对策——在现行的KPI指标中,增加工作量考核因素 | 第39页 |
| (2)长期对策——及时开展组织岗位优化设计 | 第39-41页 |
| 五、M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优化主要保障措施 | 第41-44页 |
| (一)组织保障 | 第41页 |
| (二)制度保障 | 第41-42页 |
| (三)文化保障 | 第42页 |
| (四)技术保障 | 第42-44页 |
| 六、结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件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