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22页
        1.2.1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形成过程第14-17页
        1.2.2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 概念界定第22-23页
        1.3.1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第22页
        1.3.2 化学教学模式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第23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6页
        1.5.1 研究思路第23-24页
        1.5.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 理论基础第26-28页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6页
    2.2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第26-27页
    2.3 终身学习理论第27-28页
3 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第28-32页
    3.1 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教学环节第28-29页
    3.2 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流程第29-31页
    3.3 实施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第31-32页
4 高一化学中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课堂教学研究第32-54页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2-33页
        4.1.1 化学自主学习意识调查第32-33页
        4.1.2 结果分析及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3页
    4.2 研究问卷的编制第33-36页
        4.2.1 问卷的编制依据第33-35页
        4.2.2 问卷的结构与内容第35-36页
    4.3 实施基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理念的教学模式的的研究案例第36-54页
        4.3.1 案例内容的选择第36-37页
        4.3.2 “氧化还原反应”研究案例第37-42页
        4.3.3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研究案例第42-47页
        4.3.4 “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研究案例第47-54页
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4-58页
    5.1 实验前后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第54-55页
    5.2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第55页
    5.3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第55-56页
    5.4 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比较第56-58页
6 总结第58-61页
    6.1 结论第58-59页
    6.2 建议第59页
    6.3 不足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78页
作者简历第78-8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VI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