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28页 |
1.1 研究缘由 | 第10-11页 |
1.2 在泰国流传的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简介 | 第11-17页 |
1.2.1 中国小说在泰国的传播 | 第11-12页 |
1.2.2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流行的黄金时段 | 第12-15页 |
1.2.3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的影响 | 第15-17页 |
1.2.3.1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社会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2 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语言文学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 泰译武侠文体的简介 | 第17-20页 |
1.3.1 泰译武侠文体的来源 | 第17-19页 |
1.3.2 泰译武侠文体的样式 | 第19页 |
1.3.3 为何要把《寻秦记》作为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 | 第19-20页 |
1.4 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武侠文体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5 《寻秦记》作者、译者及内容简介小结 | 第23-25页 |
1.5.1 黄易 | 第23-24页 |
1.5.2 努·诺帕叻 | 第24-25页 |
1.5.3 《寻秦记》 | 第2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 受到汉语影响的武侠小说文体的词语 | 第28-46页 |
2.1 称谓词语 | 第28-41页 |
2.1.1 定位功能的称谓 | 第29-37页 |
2.1.1.1 官职称谓 | 第29-31页 |
2.1.1.2 亲属称谓 | 第31-34页 |
2.1.1.3 姓名称谓 | 第34-37页 |
2.1.2 表情功能的称谓 | 第37-41页 |
2.1.2.1 表敬意的尊称 | 第37-39页 |
2.1.2.2 表虚意的谦称 | 第39-41页 |
2.2 关于数量概念的词语 | 第41-46页 |
2.2.1 复合数词 | 第41-42页 |
2.2.2 度量量词 | 第42-45页 |
2.2.3 时量词 | 第45-46页 |
3. 受到汉语影响的武侠小说文体的句子语法 | 第46-62页 |
3.1 词语排序 | 第46-51页 |
3.1.1 副词位置 | 第46-47页 |
3.1.2 连词位置 | 第47-49页 |
3.1.3 疑问词位置 | 第49-51页 |
3.2 句子形体 | 第51-62页 |
4.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的负面影响、根源及改善之路 | 第62-70页 |
4.1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的负面影响 | 第63-64页 |
4.1.1 不利于中国武侠小说泰译本的传播 | 第63页 |
4.1.2 污染泰语,破坏泰国文化 | 第63页 |
4.1.3 对后代翻译工作者有不利的影响 | 第63-64页 |
4.2 汉语对泰译武侠文体产生影响的根源 | 第64-66页 |
4.2.1 汉泰语言存在的差异因素 | 第64-65页 |
4.2.1.1 词汇的空缺 | 第64-65页 |
4.2.1.2 语序的不同 | 第65页 |
4.2.2 译者本身因素 | 第65-66页 |
4.3 泰译武侠文体改善之路 | 第66-70页 |
4.3.1 先确认再翻译 | 第67页 |
4.3.2 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 第67-68页 |
4.3.3 重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与其真实的意思 | 第68-69页 |
4.3.4 追求翻译的统一性、规范性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