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及其活性影响因素 | 第10-14页 |
1.2.1 光催化反应机理简述 | 第10-11页 |
1.2.2 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1.2.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钨酸盐光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1.3.1 钨酸盐功能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 第14-15页 |
1.3.2 钨酸盐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3.3 紫外光响应的新型钨酸盐光催化剂-ZnW04 | 第16-18页 |
1.3.4 可见光响应的新型钨酸盐光催化剂-Bi2W06 | 第18-19页 |
1.4 核-壳结构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4.1 磁性材料的性质和合成 | 第19-22页 |
1.4.2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合成 | 第22页 |
1.4.3 Fe3O4基核-壳结构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复合磁性Fe3O4@ZnWO4微球的分步合成及其紫外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6-35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27页 |
2.2.2 样品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28页 |
2.2.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2.5 样品的回收再利用 | 第2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9-34页 |
2.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29-30页 |
2.3.2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2.3.3 样品的EDS和XPS分析 | 第31-32页 |
2.3.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2.3.5 样品的磁性回收再利用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新型Fe3O4/Bi2WO6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35-36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36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36页 |
3.2.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2.5 样品的回收再利用 | 第36-37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7-44页 |
3.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37页 |
3.3.2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3.3.3 样品的EDS分析 | 第38-39页 |
3.3.4 样品的XPS分析 | 第39-40页 |
3.3.5 样品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3.3.6 样品的UV-Vis DRS分析 | 第41页 |
3.3.7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3.8 样品的磁性回收再利用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Bi2WO6等级花球的绿色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4.2.2 样品的制备 | 第46页 |
4.2.3 样品的表征 | 第46页 |
4.2.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7-56页 |
4.3.1 样品的XRD和EDS分析 | 第47-48页 |
4.3.2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4.3.3 样品的UV-Vis DRS分析 | 第50-51页 |
4.3.4 样品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4.3.5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