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2.4G数字无线对讲系统中语音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对讲机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语音编码第11-12页
        1.2.3 语音丢包处理第12-13页
        1.2.4 语音识别第13-14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系统结构的设计与实现第16-26页
    2.1 无线对讲机的系统结构第16-18页
        2.1.1 模拟对讲机的系统结构第16-17页
        2.1.2 数字对讲机的系统结构第17-18页
        2.1.3 本文对讲机的系统结构第18页
    2.2 基于 Cortex-M0 处理器的音频 SOC 芯片 ISD9160第18-22页
        2.2.1 处理器模块第18-20页
        2.2.2 语音采集模块第20-21页
        2.2.3 语音播放模块第21-22页
    2.3 2.4G 无线射频芯片 NRF24L01第22-25页
        2.3.1 NRF24L01 的内部结构及优点第22-24页
        2.3.2 NRF24L01 通信方式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26-34页
    3.1 NRF24L01 驱动的实现第26-30页
        3.1.1 寄存器读写时序第26页
        3.1.2 模块初始化第26-28页
        3.1.3 数据接收与发送第28-30页
    3.2 语音的通信方式第30-33页
        3.2.1 TDD 模式与 FDD 模式的原理第30-31页
        3.2.2 TDD 模式的优点第31-32页
        3.2.3 TDD 模式的设计与实现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语音处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第34-68页
    4.1 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第34-43页
        4.1.1 语音的特性第34页
        4.1.2 语音采集模块驱动的设计与实现第34-40页
        4.1.3 语音播放模块驱动的设计与实现第40-43页
    4.2 语音编码与功耗分析第43-52页
        4.2.1 语音编码概述第43-44页
        4.2.2 几种典型的语音编码算法第44-48页
        4.2.3 ADPCM 编码与其它编码的比较第48-49页
        4.2.4 功率统计模型建立的原理第49-51页
        4.2.5 通话时的低功耗控制策略第51-52页
    4.3 语音丢包处理第52-56页
        4.3.1 丢包恢复技术第52-54页
        4.3.2 丢包掩蔽技术第54-55页
        4.3.3 丢包处理技术的实现第55-56页
    4.4 语音识别第56-67页
        4.4.1 语音识别概述第56-57页
        4.4.2 语音端点检测第57-60页
        4.4.3 隐马尔可夫模型第60-65页
        4.4.4 语音识别在 ISD9160 上的实现第65-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系统实现效果及测试第68-74页
    5.1 系统实现结果及测试环境第68-69页
    5.2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第69页
    5.3 不同编码算法的功耗测试第69-71页
    5.4 通话距离第71-72页
        5.4.1 理论传输距离第71页
        5.4.2 通话距离测试第71-72页
    5.5 语音识别测试第72-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7页
    6.1 总结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系列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研制
下一篇:新型磁性四氧化三铁@钨酸盐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