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手段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3.相关问题的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3.1 亲情教育 | 第18-19页 |
3.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 | 第19-21页 |
4.研究依据 | 第21-26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4.2 实践依据 | 第23-26页 |
5.中学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36页 |
5.1 调查思路 | 第26-27页 |
5.1.1 学生层面 | 第26-27页 |
5.1.2 教师层面 | 第27页 |
5.2 中学生亲情认知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33页 |
5.3 中学语文教师亲情教育现状的访谈与总结 | 第33-36页 |
5.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亲情教育现状 | 第33-34页 |
5.3.2 语文组教学管理者对亲情教育的认知现状 | 第34-35页 |
5.3.3 中学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现状的可取之处 | 第35-36页 |
6.中学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6.1 学生层面 | 第36-37页 |
6.1.1 亲情认知不够深刻 | 第36-37页 |
6.1.2 亲情作品的理解不够到位 | 第37页 |
6.2 教师层面 | 第37-40页 |
6.2.1 亲情教育认知不够充分 | 第38页 |
6.2.2 亲情教育的方法不够丰富 | 第38-40页 |
7.中学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缺失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7.1 学生层面:亲情教育的主体意识偏离 | 第40-41页 |
7.1.1 亲情教育的体验弱化 | 第40-41页 |
7.1.2 亲情作品的学习同化 | 第41页 |
7.2 教师层面:亲情教育的教学素养薄弱 | 第41-44页 |
7.2.1 亲情教育的教学理念固化 | 第42页 |
7.2.2 亲情作品的教学方法简化 | 第42-44页 |
8.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质量的策略 | 第44-55页 |
8.1 发挥学生亲情教育的主体意识 | 第44-48页 |
8.1.1 培养自觉的亲情认知 | 第44-46页 |
8.1.2 理解亲情作品的教育价值 | 第46-48页 |
8.2 增强教师亲情教育的教学素养 | 第48-55页 |
8.2.1 更新亲情教育的教学理念 | 第48-51页 |
8.2.2 丰富亲情作品的教学方法 | 第51-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1:中学生亲情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中学语文教师亲情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