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先天失歌症者的调性知觉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8-17页
    1.1 文献综述第8-14页
        1.1.1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的行为证据第9-12页
        1.1.2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的神经基础第12-14页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第14-17页
        1.2.1 问题提出第14-15页
        1.2.2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15-16页
        1.2.3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二章 失歌症者对调性音高及调性规则的加工第17-28页
    2.1 实验一 失歌症者对调性音高的加工第17-23页
        2.1.1 引言第17页
        2.1.2 研究方法第17-21页
        2.1.3 结果第21-23页
        2.1.4 讨论第23页
    2.2 实验二 失歌症者对调性规则的加工第23-28页
        2.2.1 引言第23-24页
        2.2.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2.2.3 结果第26-27页
        2.2.4 讨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分辨及记忆第28-40页
    3.1 实验三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分辨第28-34页
        3.1.1 引言第28页
        3.1.2 研究方法第28-31页
        3.1.3 结果第31-33页
        3.1.4 讨论第33-34页
    3.2 实验四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记忆第34-40页
        3.2.1 引言第34页
        3.2.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3.2.3 结果第35-39页
        3.2.4 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综合讨论第40-49页
    4.1 失歌症者的调性感及对和弦的加工能力第40-42页
    4.2 失歌症者对调性及无调性旋律的加工能力第42-46页
    4.3 调性感缺失与细微音高加工障碍对失歌症者音乐加工的共同影响第46-48页
    4.4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根系传统 立足时代--从四场音乐会看二胡艺术的多元发展
下一篇:《Китайцы: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лсихологии》汉译中的词类转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