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的流失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人才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人才流失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3 相关激励理论 | 第23-27页 |
3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影响 | 第27-33页 |
3.1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第27-28页 |
3.1.1 公司机构设置情况 | 第27页 |
3.1.2 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第27-28页 |
3.2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 | 第28-30页 |
3.2.1 技术人才流失现状 | 第28页 |
3.2.2 技术人才流失的特点 | 第28-30页 |
3.3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30-33页 |
3.3.1 对员工个人的影响 | 第30页 |
3.3.2 对企业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3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 第31-33页 |
4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的案例及问卷调查 | 第33-48页 |
4.1 技术人才流失的相关案例 | 第33-36页 |
4.1.1 一线技术人才离职的访谈 | 第33-34页 |
4.1.2 研发型技术人才离职的访谈 | 第34-36页 |
4.2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6页 |
4.3 问卷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4.3.1 问卷回收情况 | 第36页 |
4.3.2 调查对象 | 第36-38页 |
4.4 员工满意度模型 | 第38-41页 |
4.5 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 | 第41-48页 |
4.5.1 薪酬制度不科学 | 第41-42页 |
4.5.2 用人机制不合理 | 第42-43页 |
4.5.3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43-44页 |
4.5.4 员工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 | 第44-46页 |
4.5.5 良好的企业文化缺乏 | 第46-48页 |
5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的对策 | 第48-56页 |
5.1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机制 | 第48-50页 |
5.1.1 建立薪酬机制的内部公平性 | 第49页 |
5.1.2 加强薪酬机制的外部竞争性 | 第49-50页 |
5.2 完善企业用人机制 | 第50-53页 |
5.2.1 建立人才竞争及选拔机制 | 第50-51页 |
5.2.2 畅通员工内部流动的渠道 | 第51-52页 |
5.2.3 完善培训制度 | 第52-53页 |
5.3 健全激励和约束制度 | 第53-54页 |
5.4 完善员工社会福利的保障 | 第54-55页 |
5.4.1 加强生活保障 | 第54-55页 |
5.4.2 完善工作保障 | 第55页 |
5.5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附录1 | 第61-64页 |
附录2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