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仿生学及仿生设计的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仿生学及仿生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仿生学的由来 | 第19-20页 |
·仿生学的概念 | 第20-21页 |
·仿生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页 |
·仿生设计学 | 第21-22页 |
·仿生设计中的语意学理论 | 第22-24页 |
·产品语意学 | 第22-23页 |
·仿生设计中的产品语意学 | 第23-24页 |
·仿生设计中的色彩理论 | 第24-25页 |
·生物的色彩与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 | 第24-25页 |
·色彩仿生的匹配性 | 第25页 |
·仿生设计中的形态认知理论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产品仿生设计与轿车造型仿生设计 | 第27-41页 |
·产品仿生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27-36页 |
·生物形态仿生设计 | 第27-31页 |
·功能仿生设计 | 第31-32页 |
·结构仿生设计 | 第32-33页 |
·色彩仿生设计 | 第33-34页 |
·肌理与质感仿生设计 | 第34-35页 |
·形式美感仿生设计 | 第35-36页 |
·综合仿生设计 | 第36页 |
·产品仿生设计的基本流程 | 第36-37页 |
·产品仿生设计的原则 | 第37-38页 |
·产品仿生设计的意义 | 第38页 |
·轿车造型设计 | 第38-40页 |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概述 | 第39页 |
·汽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概述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轿车车身造型中的仿生设计应用 | 第41-68页 |
·轿车车身造型演变中的仿生设计 | 第41-47页 |
·轿车的诞生 | 第41-42页 |
·箱型轿车 | 第42-43页 |
·甲壳虫型轿车 | 第43-44页 |
·船型轿车 | 第44-45页 |
·鱼型轿车 | 第45-46页 |
·楔型轿车 | 第46-47页 |
·子弹头轿车 | 第47页 |
·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的主要类型 | 第47-65页 |
·轿车车身整体造型的仿生设计 | 第48-53页 |
·轿车车身局部造型的仿生设计 | 第53-61页 |
·轿车车身色彩的仿生设计 | 第61-64页 |
·轿车车身结构的仿生设计 | 第64-65页 |
·仿生设计对轿车车身造型发展的影响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轿车车身仿生设计的依据与程序及原则 | 第68-93页 |
·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的依据 | 第68-75页 |
·技术是轿车车身仿生设计的首要依据 | 第68-74页 |
·艺术是轿车车身仿生设计的重要依据 | 第74-75页 |
·轿车车身仿生设计的程序 | 第75-85页 |
·仿生对象的生物特征认知 | 第76-79页 |
·仿生生物特征与仿生汽车设计目标的匹配 | 第79-81页 |
·结合目标汽车产品概念确定仿生设计方向 | 第81-82页 |
·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概念的确定 | 第82-83页 |
·车身造型仿生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83-85页 |
·仿生设计方案的技术化 | 第85页 |
·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的原则 | 第85-87页 |
·遵循仿生造型与汽车功能相符合的原则 | 第85-86页 |
·遵循仿生造型艺术性与汽车制造技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86页 |
·遵循"需求—经济性"原则 | 第86-87页 |
·遵循"环境—社会性"原则 | 第87页 |
·国内优秀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分析 | 第87-92页 |
·建立汽车仿生设计概念 | 第87-88页 |
·产品设计目标的分析 | 第88页 |
·仿生对象的选择 | 第88-89页 |
·仿生对象生物特征模型的建立 | 第89页 |
·吉利熊猫仿生概念的确定 | 第89-90页 |
·吉利熊猫仿生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90页 |
·吉利熊猫仿生设计方案的技术化 | 第90页 |
·吉利熊猫仿生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轿车车身造型仿生设计实践 | 第93-103页 |
·设计定位 | 第93页 |
·仿生对象的特征模型认知 | 第93-95页 |
·仿生生物特征与仿生汽车造型的匹配 | 第95-100页 |
·仿生设计概念的确定 | 第100页 |
·仿生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