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在职教师网络培训中的组织、内容、评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3页
 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10-11页
 2.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第11-12页
 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在职教师网络培训组织体系第13-24页
   ·在职教师网络培训组织体系现状第13-17页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第13-14页
     ·上海市新农村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培训项目远程研修部分第14-15页
     ·上海市嘉定区菜单式选修课程培训第15-17页
   ·培训组织特点第17-22页
     ·组织的扁平化倾向第17-19页
     ·流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第19-20页
     ·教师地位得到提升第20-22页
   ·网络培训中的组织冲突第22-24页
     ·培训主导与主体地位之争第22页
     ·弹性的技术支持第22-23页
     ·对网络培训自身评价的缺失第23-24页
第二章 在职教师网络培训内容研究第24-39页
   ·培训平台介绍第24-28页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平台第24-25页
     ·新农村远程培训第25-26页
     ·嘉定菜单式选修课程培训第26-28页
   ·网络培训的“容器”比较第28-35页
     ·“容器”的解释第28页
     ·网络培训“容器”的比较第28-32页
     ·网络培训“容器”的发展趋势第32-35页
   ·网络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第35-39页
     ·基于资料共享的电子书形式第35-36页
     ·Moodle课程和变式第36-37页
     ·基于个人资料管理的电子档案袋式第37-39页
第三章 在职教师网络培训评价研究第39-51页
   ·已有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第39-43页
     ·实践性评价的缺失第39-40页
     ·实践性评价在网络培训中的意义第40-42页
     ·网络培训实践性评价缺失的原因第42-43页
   ·新技术对网络培训实践性评价的影响第43-47页
     ·3G技术第43-44页
     ·云服务第44-47页
   ·实践性评价的实施第47-51页
     ·实践性评价在网络培训中的缺失原因第47页
     ·结合原有的实践性评价体系开展网络培训第47-48页
     ·实例分析第48-51页
第四章 论文总结第51-53页
   ·研究的结论第51页
   ·论文的意义第51-52页
   ·存在的问题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化环境下的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下一篇:“云服务”环境下创业培训(SIYB)有效性研究--张家港市创业培训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