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

历史之维:《生死疲劳》与《宠儿》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9页
1 历史再现: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第19-35页
    1.1 历史再现第19-21页
        1.1.1 《生死疲劳》历史背景第19-20页
        1.1.2 《宠儿》历史背景第20-21页
    1.2 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第21-27页
        1.2.1 《生死疲劳》与历史的互文性第22-23页
        1.2.2 《宠儿》与历史的互文性第23-25页
        1.2.3“互文性”比较第25-27页
    1.3 作家的历史观第27-35页
        1.3.1 社会能量的流通:历史观的形成第28-31页
        1.3.2 社会能量的编码:历史观与文本第31-33页
        1.3.3 社会能量的增值:历史与当下第33-35页
2 历史书写:权力运作的产物第35-43页
    2.1 文本中的权力与话语第36-40页
    2.2 权力与话语之比较第40-43页
3 历史批判:对历史的解构-魔幻现实主义第43-49页
    3.1 魔幻现实主义之源第44-45页
    3.2 魔幻现实主义与文本第45-47页
    3.3 比较异同第47-49页
4 历史重构:虚构比事实更真实第49-61页
    4.1 语言表征第50-55页
        4.1.1 《生死疲劳》语言表征及目的第50-52页
        4.1.2 《宠儿》语言表征及目的第52-54页
        4.1.3 比较异同第54-55页
    4.2 多角度叙述与历史第55-61页
        4.2.1 《生死疲劳》多重叙事视角第55-57页
        4.2.2 《宠儿》多重叙事视角第57-59页
        4.2.3 比较异同第59-61页
结语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威廉·吉布森赛博朋克小说的反乌托邦性研究
下一篇:《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