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1页 |
2.文献回顾 | 第11-21页 |
2.1 外来务工子女的发展状况研究 | 第11-16页 |
2.1.1 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 | 第11-12页 |
2.1.2 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 | 第12-13页 |
2.1.3 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偏离研究 | 第13-15页 |
2.1.4 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状况研究 | 第15-16页 |
2.2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 第16-21页 |
3.研究问题、思路及方法 | 第21-25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页 |
3.1.1 外来务工子女 | 第21页 |
3.1.2 青少年的积极发展 | 第21页 |
3.1.3“成长成才”的界定 | 第21页 |
3.2 研究问题 | 第21-22页 |
3.3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3.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23-25页 |
4.外来务工子女成长发展的正面视角 | 第25-29页 |
4.1 外来务工子女自身积极因素的具体表现 | 第25-27页 |
4.1.1 看重个人品行 | 第25-26页 |
4.1.2 有明确理想目标 | 第26页 |
4.1.3 有良好交际能力 | 第26-27页 |
4.2 外来务工子女拥有促进其发展的外部支持因素 | 第27-29页 |
4.2.1 家庭的期望与支持 | 第27页 |
4.2.2 老师以及本地同学的友好与尊重 | 第27-28页 |
4.2.3 改进的入学收费政策 | 第28-29页 |
5.从PYD理论视角看待外来务工子女的积极发展 | 第29-35页 |
5.1 外来务工子女个人内部积极因素是可供发展的资源 | 第29-31页 |
5.2 外来务工子女的外在有利条件是可供发展的资源 | 第31-33页 |
5.3 外来务工子女积极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3-35页 |
5.3.1 社区重视不足 | 第33页 |
5.3.2 父母知识素质与教育能力的有限性 | 第33-35页 |
6.PYD理论视野下外来务工子女成长成才的对策研究 | 第35-43页 |
6.1 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PYD理论视野下对策研究 | 第35-40页 |
6.1.1 积极引导和支持外来务工子女发挥内部有利因素 | 第35-36页 |
6.1.2 积极投资外来务工子女外部有利资产 | 第36-38页 |
6.1.3 充分调动民间的力量 | 第38-40页 |
6.2 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成才提供更有利的外部资源 | 第40-43页 |
6.2.1 学校方面应做好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 | 第40页 |
6.2.2 家庭应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氛围 | 第40-43页 |
7.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