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一、语文教师博客的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一) 教师博客定义及突出特点 | 第12-13页 |
1. 定义 | 第12页 |
2. 突出特点 | 第12-13页 |
(二) 教师博客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研究缘由 | 第13-14页 |
1. 科技进步 | 第13页 |
2. 时代背景 | 第13页 |
3. 教师发展 | 第13页 |
4. 课程改革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四)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3. 反思性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二、语文教师博客内容及教育意义 | 第17-24页 |
(一) 语文教师博客内容及分类 | 第17-21页 |
1. 博文分类 | 第17-18页 |
2. 展示形式 | 第18-21页 |
3. 互动形式 | 第21页 |
(二) 语文教师博客发挥的作用 | 第21-24页 |
1. 知识储备 | 第21页 |
2. 交流平台 | 第21-22页 |
3. 理念沉淀 | 第22页 |
4. 成长档案 | 第22-23页 |
5. 创新方式 | 第23-24页 |
三、语文教师博客利用的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一) 语文教师博客利用群体特征突出,使用不够广泛 | 第24-26页 |
1. 名师群体 | 第24页 |
2. 年轻人群体 | 第24-26页 |
3. 独立群体 | 第26页 |
(二) 语文教师博客使用内容特色不明显 | 第26-30页 |
1. 原创内容少,转载内容多 | 第26-27页 |
2. 教育叙事、教学管理多,专业知识探究少 | 第27-29页 |
3. 内容庞杂,特色不突出 | 第29-30页 |
(三) 语文教师博客利用方式单一,互动不充分 | 第30-33页 |
1. 点击率不高,关注度不够,老师、家长、学生关注不多 | 第30-31页 |
2. 回复、评论较少 | 第31-32页 |
3. 群体不同,关注点不同 | 第32-33页 |
(四) 语文教师博客使用成效不显著 | 第33-35页 |
1. 语文教师博客真实性表现不够 | 第33页 |
2. 更新不及时,开博较多,坚持较少 | 第33-35页 |
四、语文教师博客利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一) 主观原因:语文教师博客价值未被充分认识 | 第35-36页 |
1. 语文教师个人对教师博客价值认识不够 | 第35页 |
2. 学校对语文教师博客价值认识不够充分 | 第35-36页 |
(二) 客观原因:语文教师博客创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第36-37页 |
1. 常规工作任务繁重 | 第36页 |
2. 额外耗费大量心血 | 第36-37页 |
(三) 博客内容:个性特征明显导致大众参与度不高 | 第37-38页 |
1. 语文教师博客随意性特征冲淡了语文专业的特点 | 第37页 |
2. 语文教师博客关注点的选择决定了大众参与程度 | 第37-38页 |
五、语文教师博客利用的建议 | 第38-57页 |
(一) 提高语文教师对教师博客使用价值的认识 | 第38-47页 |
1. 增强语文教师自我反思的自觉 | 第38-39页 |
2. 蓄积语文教师不断沉淀的思想 | 第39-45页 |
3. 见证语文教师不断成长的历程 | 第45-47页 |
(二) 加强对语文教师使用博客的管理 | 第47-53页 |
1. 让语文教师博客成为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 | 第47-49页 |
2. 让语文教师博客成为语文活动记录的载体 | 第49-51页 |
3. 让语文教师博客成为家校沟通交流的纽带 | 第51-53页 |
(三) 加大对语文教师使用博客的培训和引导 | 第53-57页 |
1. 注重对博文进行分类管理 | 第53-54页 |
2. 学校加大对语文教师博客使用的管理 | 第54-55页 |
3.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第55页 |
4. 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平台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