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9-13页 |
1.2.1.层合结构建模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压电传感器和压电作动器优化配置 | 第10-12页 |
1.2.3.机敏约束层阻尼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含有压电传感层的机敏约束阻尼板结构动力学建模 | 第14-32页 |
2.1 压电材料 | 第14-15页 |
2.2 粘弹性阻尼材料 | 第15-17页 |
2.3 含有压电陶瓷传感器的机敏约束阻尼板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17-26页 |
2.3.1 假设条件及其几何变形关系 | 第17-19页 |
2.3.2 主动约束阻尼板的形函数 | 第19-20页 |
2.3.3 单元能量方程 | 第20-21页 |
2.3.4 压电控制力和压电传感方程 | 第21-23页 |
2.3.5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3-26页 |
2.4 算例分析 | 第26-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3 压电陶瓷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及模型降阶处理 | 第32-50页 |
3.1 传感器位置优化配置准则 | 第32-33页 |
3.2 传感器位置优化算法 | 第33-36页 |
3.2.1 遗传算法 | 第33-34页 |
3.2.2 压电陶瓷传感器位置优化的遗传算法实现 | 第34-36页 |
3.3 传感器位置优化仿真 | 第36-38页 |
3.4 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配置 | 第38-41页 |
3.4.1 作动器配置准则 | 第38-39页 |
3.4.2 作动器的位置优化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5 模型降阶处理 | 第41-47页 |
3.5.1 降阶方法及其理论 | 第41-45页 |
3.5.2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3.6 动力学模型试验验证 | 第47-48页 |
3.7 小结 | 第48-50页 |
4 SCLD板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 第50-62页 |
4.1 独立模态控制 | 第50-52页 |
4.2 控制器的设计 | 第52页 |
4.3 状态观测器 | 第52-55页 |
4.4 引入状态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系统 | 第55-56页 |
4.5 振动控制仿真 | 第56-60页 |
4.6 小结 | 第60-62页 |
5 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 第62-70页 |
5.1 实验目的及设备 | 第62页 |
5.2 振动主动控制实验 | 第62-68页 |
5.3 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