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概述 | 第11-15页 |
(一) 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含义 | 第11页 |
1. 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内涵 | 第11页 |
2. 微型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 第11页 |
3. 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的界定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概况及实验学校的实施情况 | 第11-15页 |
1. 国内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2. 国外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概况 | 第12页 |
3. 实验学校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情况 | 第12-15页 |
二、微型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微型化学实验 | 第15-16页 |
(二) 《化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微型化学实验 | 第16-17页 |
三、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研究 | 第17-19页 |
(一) 开展“探究性微型化学实验”活动的教学 | 第17页 |
1. 教师更新观念,建立创新教学模式 | 第17页 |
2. 采用“先试后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发展思维 | 第17页 |
3. 积极营造自然和谐、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探索、快乐学习 | 第17页 |
(二) 微型化学实验实施的策略 | 第17-19页 |
1. 微型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方面 | 第18页 |
2. 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方面 | 第18页 |
3. 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方面 | 第18-19页 |
四、微型化学实验的案例研究 | 第19-33页 |
(一) 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理念下的微型化学实验的精髓 | 第19-20页 |
(二) 微型化学实验与《化学课程标准》的有机结合 | 第20-23页 |
1. 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 | 第20-21页 |
2. 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过程与方法”重要课程目标的构建 | 第21页 |
3. 微型化学实验在构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有独特作用 | 第21-23页 |
(三) 典型的中学化学微型实验案例 | 第23-24页 |
1. 简易微型化学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 第23-24页 |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 第24-25页 |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改进 | 第25-33页 |
4. 硫在氧气中燃烧 | 第26-27页 |
5. 自制简易净水器 | 第27-28页 |
6. 铁的生锈及防锈 | 第28-29页 |
7. 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 第29-30页 |
8. “燃烧的条件”改进实验 | 第30-31页 |
9. 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第31-32页 |
10. 探究气球为什么鼓起来 | 第32-33页 |
五、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效果 | 第33-40页 |
(一) 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新的突破 | 第33-34页 |
1. 中学化学微型实验帮助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 | 第33页 |
2. 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 第33-34页 |
(二) 学生联系实际、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低碳化学”理念得到有效培养 | 第34-37页 |
1. 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与社会、生活和科技联系,渗透STS思想 | 第34-35页 |
2. 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衔接 | 第35页 |
3. 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体现了“低碳化学”理念 | 第35-37页 |
(三) 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 第37-39页 |
1. 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 第37页 |
2. 加强实验前预习,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 | 第37页 |
3. 注意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当主角 | 第37页 |
4. 充实实验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 第37-38页 |
5. 开展实验后的讨论与交流,提高了学生化学实验的质量 | 第38-39页 |
(四) 学生做微型化学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 第39-40页 |
六、结论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及分析 | 第44-47页 |
附录二、拟采用微型实验的实验班和未采用微型实验的普通班前测化学成绩对照表 | 第47页 |
附录三、采用微型实验的实验班和未采用微型实验的普通班后测化学成绩对照表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