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多段柔性机械臂设计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5-20页
        1.2.1 柔性机器人的分类第15-16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3 现存的问题第19页
        1.2.4 关键技术分析第19-20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本文章节安排第21-22页
第二章 柔性机械臂结构设计第22-32页
    2.1 机械臂整体设计方案第22页
    2.2 机械臂本体设计第22-25页
        2.2.1 中心体弹性材料的选择第23-24页
        2.2.2 关节结构设计与加工第24-25页
    2.3 电机驱动底座设计第25-28页
        2.3.1 底座整体设计与布局第25-26页
        2.3.2 驱动电机的选择与参数规格第26-27页
        2.3.3 电机减速箱的设计第27-28页
    2.4 实验平台设计与运动模式研究第28-31页
        2.4.1 实验平台主要参数第28页
        2.4.2 关节加工方案与具体设计研究第28-29页
        2.4.3 底座加工方案与具体设计研究第29-30页
        2.4.4 机械臂运动方案研究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柔性机械臂运动学建模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柔性机械臂建模基础第32-33页
        3.2.1 基于中心体的两个假设第32页
        3.2.2 主动关节的分析方法第32-33页
    3.3 单段柔性机械臂运动学分析第33-38页
        3.3.1 运动学反解分析第33-35页
        3.3.2 运动学正解分析第35-36页
        3.3.3 单段柔性机械臂的微分运动学第36页
        3.3.4 姿态角匀速变化下运动状态求解第36-38页
    3.4 多段柔性机械臂运动学分析研究第38-41页
        3.4.1 柔性机械臂D-H方程第38-39页
        3.4.2 多段柔性机械臂运动学建模第39-41页
    3.5 不同有效段数下末端运动的影响第41-47页
        3.5.1 单段运动下姿态与位置第41-43页
        3.5.2 两段运动下姿态与位置第43-46页
        3.5.3 三段运动下姿态与位置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第48-62页
    4.1 单段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分析研究第48-52页
        4.1.1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等效模型第48-49页
        4.1.2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第49-52页
    4.2 单段单自由度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第52-53页
        4.2.1 等效刚性模型连杆长度变化简化第52页
        4.2.2 恒定连杆长度动力学建模第52页
        4.2.3 线性连杆长度动力学建模第52-53页
    4.3 单段柔性机械臂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3-56页
        4.3.1 单段动力学模型姿态控制传递函数第53-54页
        4.3.2 姿态角反馈下的单段柔性机械臂运动仿真分析第54-55页
        4.3.3 姿态角反馈下的单段柔性机械臂PID控制仿真第55-56页
    4.4 单段二自由度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及仿真分析第56-61页
        4.4.1 姿态角固定前提下的动力学建模第57-58页
        4.4.2 姿态角联合下的PID控制仿真分析第58-59页
        4.4.3 姿态角的“PID-前馈”联合控制仿真分析第59-61页
        4.4.4 主动关节位置与导线长度仿真分析第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实验平台软硬件设计第62-77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主控板设计第62-66页
        5.2.1 控制芯片功能与选型第63-64页
        5.2.2 电源模块设计第64-65页
        5.2.3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第65页
        5.2.4 通信模块设计第65-66页
    5.3 姿态板设计第66-68页
        5.3.1 姿态传感器选择第66-67页
        5.3.2 姿态感知模块设计第67-68页
    5.4 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第68-70页
        5.4.1 软件功能定义第68-69页
        5.4.2 上位机软件UI设计与实现第69-70页
    5.5 主控板软件设计第70-72页
        5.5.1 板间CAN总线通信协议与设计第70-71页
        5.5.2 主控板电机控制任务设计第71-72页
    5.6 柔性机械臂运动实验第72-76页
        5.6.1 柔性机械臂实验平台搭建第72-73页
        5.6.2 主动操控模式单段弯曲测试第73-76页
    5.7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77页
    6.2 存在问题及后期研究方向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预编程的鸽子机器人户外飞行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切换策略的飞机蒙皮检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