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研究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第21-37页
    2.1 研究的基本内涵界定第21-27页
        2.1.1 融资担保第21-22页
        2.1.2 融资再担保第22-24页
        2.1.3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第24-27页
    2.2 理论基础第27-32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7-29页
        2.2.2 有限理性经济人理论第29-30页
        2.2.3 关系担保理论第30-32页
    2.3 研究方法选择第32-35页
        2.3.1 演化博弈方法第32-34页
        2.3.2 计算实验方法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现状分析第37-55页
    3.1 融资再担保机构发展历程第37-38页
    3.2 融资再担保机构面临风险的现状第38-44页
        3.2.1 融资信贷市场风险现状第38-40页
        3.2.2 政府政策风险现状第40-41页
        3.2.3 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现状第41-42页
        3.2.4 融资再担保风险现状第42-44页
    3.3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现状第44-51页
        3.3.1 融资再担保业务控制现状第45-49页
        3.3.2 融资再担保机构内部控制现状第49-51页
    3.4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51-54页
        3.4.1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3.4.2 存在问题的原因第52-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机理研究第55-80页
    4.1 融资再担保机构功能分析第55-57页
    4.2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57-69页
        4.2.1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影响因素识别第57-59页
        4.2.2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分析第59-63页
        4.2.3 计算实验分析第63-68页
        4.2.4 结果分析第68-69页
    4.3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的博弈分析第69-79页
        4.3.1 博弈策略分析第69-70页
        4.3.2 模型假设第70-73页
        4.3.3 演化博弈分析第73-77页
        4.3.4 结果分析第77-79页
    4.4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机理总结第79-80页
第五章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对策建议第80-88页
    5.1 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的控制思路第80-81页
    5.2 融资再担保参与主体风险控制措施第81-85页
        5.2.1 融资再担保机构强化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第81-83页
        5.2.2 提升对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第83-84页
        5.2.3 融资再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的协作第84-85页
    5.3 政府对融资再担保机构风险的治理第85-88页
        5.3.1 强化对融资再担保体系监管职能第85-86页
        5.3.2 制定持久的风险补偿机制第86-87页
        5.3.3 完善融资再担保法律环境第87页
        5.3.4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6.1 主要结论第88-89页
    6.2 未来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服务承诺的旅游业客户满意度测评研究
下一篇:移动旅游APP用户接受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