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以3000BC-300AD古代中国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论题由来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 第15-17页 |
2.中澳历史教育比较研究 | 第17-19页 |
一、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比较的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一)内容多样性在广度方面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内容多样性在综合方面的概念 | 第20页 |
(三)内容多样性在深度方面的概念 | 第20-22页 |
二、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比较的方法运用 | 第22-25页 |
三、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比较的具体分析 | 第25-33页 |
(一)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广度的比较 | 第25-28页 |
(二)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综合的比较 | 第28-30页 |
(三)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深度的比较 | 第30-33页 |
四、中澳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比较的研究结论 | 第33-41页 |
(一)《中国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 | 第33-35页 |
1.主题内容广泛,视角较为传统 | 第33-34页 |
2.主题单一系统,内容综合逐增 | 第34页 |
3.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内容不足 | 第34-35页 |
(二)《活化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特点 | 第35-38页 |
1.主题内容多元,视角较为新颖 | 第35-37页 |
2.内容理念鲜活,可看见的学习 | 第37-38页 |
(三)两种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共同点 | 第38-39页 |
(四)两种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不同点 | 第39-41页 |
五、中澳初中历史教课书内容多样性比较的启示 | 第41-45页 |
(一)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欠缺的原因 | 第41-42页 |
1.历史教科书制度 | 第41页 |
2.历史课程标准 | 第41-42页 |
(二)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多样性的改进方法 | 第42-45页 |
1.完善教科书机制 | 第42页 |
2.优化教科书内容 | 第42-45页 |
(1)精选历史主题内容 | 第42-43页 |
(2)加入历史能力内容 | 第43-44页 |
(3)融入历史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