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贡献和不足 | 第19-21页 |
1.4.1 论文的贡献 | 第19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9-21页 |
2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概述及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2.1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概述 | 第21-26页 |
2.1.1 公立医院的含义和特征 | 第21页 |
2.1.2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 第21-24页 |
2.1.3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24页 |
2.1.4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24-25页 |
2.1.5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程序 | 第25页 |
2.1.6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方法 | 第25-26页 |
2.2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2.2.1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 | 第26-29页 |
2.2.2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第31-49页 |
3.0 A公立医院简介 | 第31页 |
3.1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 第31-32页 |
3.1.1 审计目标 | 第31-32页 |
3.1.2 审计内容 | 第32页 |
3.2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第32-35页 |
3.2.1 经济效益指标 | 第33-34页 |
3.2.2 社会效益指标 | 第34页 |
3.2.3 政策执行指标 | 第34-35页 |
3.3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 第35-42页 |
3.3.1 审计准备阶段 | 第35-36页 |
3.3.2 审计实施阶段 | 第36-40页 |
3.3.3 审计报告阶段 | 第40-42页 |
3.4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2-45页 |
3.4.1 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 第42-43页 |
3.4.2 没有后续跟踪审计程序 | 第43页 |
3.4.3 审计内容不全 | 第43-44页 |
3.4.4 缺少内部控制审计指标 | 第44-45页 |
3.4.5 绩效审计方法较落后 | 第45页 |
3.5 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5-49页 |
3.5.1 低估绩效审计所需资源 | 第45-46页 |
3.5.2 对后续跟踪审计的重视不够 | 第46页 |
3.5.3 绩效审计工作相关制度不完善 | 第46-47页 |
3.5.4 绩效审计发展不均衡 | 第47-49页 |
4 改进A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建议 | 第49-55页 |
4.1 提高审计队伍配备 | 第49-50页 |
4.1.1 扩大外聘医疗专家范围 | 第49页 |
4.1.2 积极纳入计算机人才 | 第49-50页 |
4.2 加强后续跟踪审计 | 第50页 |
4.3 扩展审计内容 | 第50-52页 |
4.3.1 从“3E”审计转向“5E”审计 | 第50-51页 |
4.3.2 加强HIS信息系统审计 | 第51页 |
4.3.3 完善政策执行审计 | 第51-52页 |
4.4 增加内部控制有关审计指标 | 第52页 |
4.5 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医院效率 | 第52-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