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一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 第11页 |
| 二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 第11页 |
| 三 “334”教学模式的推行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一 选题的目的 | 第12页 |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三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 三 对以上文献综述的看法 | 第20-21页 |
| 第六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1页 |
| 一 研究重点 | 第21页 |
| 二 研究难点 | 第21页 |
| 三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 第七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 一 导学案 | 第21页 |
| 二 小组探究合作模式 | 第21-22页 |
| 三 “334”教学模式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334”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23-30页 |
| 第一节 “334”教学模式的实质和特点 | 第24页 |
| 第二节 “334“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环节设计 | 第24-26页 |
| 一 第一个环节:课前预习准备 | 第24页 |
| 二 第二个环节:课内探究合作 | 第24-26页 |
| 三 第三个环节:课后训练提升 | 第26页 |
| 第三节 “334”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页 |
|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6页 |
| 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第26-27页 |
| 第四节 “334”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实施原则 | 第27-28页 |
| 一 主体性原则 | 第27页 |
| 二 诱导性原则 | 第27页 |
| 三 发展性原则 | 第27页 |
| 四 创新性原则 | 第27-28页 |
| 第五节 “334”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 第28-30页 |
| 一 “334”教学模式教师评价标准 | 第28页 |
| 二 “334”教学模式教师评价方式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334”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新授课”课型中的运用与典型案例 | 第30-41页 |
| 第一节 “334”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新授课”课型中的操作步骤 | 第30-32页 |
| 一 自主学习 | 第30-32页 |
| 二 合作探究 | 第32页 |
| 三 练习反馈 | 第32页 |
| 四 总结评价 | 第32页 |
| 第二节 新授课典型案例《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第32-41页 |
| 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 第32-37页 |
| 二 新授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 | 第37-40页 |
| 三 课后反思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334”教学模式在洛阳市第八中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 第41-51页 |
| 第一节 “334”教学模式对学生历史成绩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一 数据分析对象的确定 | 第41页 |
| 二 对学生历史成绩影响的分析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334”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42-51页 |
| 一 总体调查思路 | 第42页 |
| 二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42页 |
| 三 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42页 |
| 四 调查记录与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 五 “334”教学模式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 第46-48页 |
| 六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七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334”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51-56页 |
| 第一节 学校因素 | 第51-52页 |
| 一 学校对教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脱节 | 第51-52页 |
| 三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急于求成 | 第52页 |
| 第二节 教师因素 | 第52-53页 |
| 一 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实施热情 | 第52-53页 |
| 第三节 学生因素 | 第53-54页 |
| 一 部分学生没有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 第53-54页 |
| 第四节 “334”教学模式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 一 “334”教学模式中的“课内探究合作”环节缺乏实效性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A | 第61-63页 |
| 附录B | 第63-64页 |
| 个人简历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