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教学模式 | 第15页 |
2.1.2 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 | 第15-16页 |
2.2“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发现学习 | 第18-19页 |
2.2.4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20-30页 |
3.1 问卷的设计 | 第20-21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3.1.2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3.1.3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3.1.4 问卷设计思路 | 第20-21页 |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21-22页 |
3.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2-28页 |
3.3.1 数据统计 | 第22-28页 |
3.4 结论与思考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30-38页 |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实现目标 | 第30页 |
4.2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 第30-32页 |
4.3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第32-34页 |
4.4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 第34-36页 |
4.5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 第36-38页 |
第五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38-50页 |
5.1 目标与方法 | 第38-40页 |
5.1.1 实践研究的目标 | 第38页 |
5.1.2 实践研究的对象及时间的确定 | 第38-39页 |
5.1.3 实践研究的条件及控制 | 第39页 |
5.1.4 实践研究的步骤 | 第39-40页 |
5.2 教学实践案例 | 第40-48页 |
5.3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第48-50页 |
5.3.1 学生成绩分析 | 第48-49页 |
5.3.2 学生外显变化分析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 | 第50-51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方面 | 第51页 |
6.3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