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1页 |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 第17-19页 |
2.2 延长组长7段地层沉积演化特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页岩气成藏的地质地化条件 | 第21-31页 |
3.1 页岩野外露头和岩心特征 | 第21页 |
3.2 页岩厚度和展布特征 | 第21-22页 |
3.3 页岩矿物组成 | 第22-25页 |
3.4 页岩的地化特征 | 第25-29页 |
3.4.1 有机质类型 | 第25-27页 |
3.4.2 有机质丰度 | 第27-28页 |
3.4.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28-29页 |
3.4.4 页岩的含气性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 | 第31-52页 |
4.1 页岩气储层孔隙类型及发育特征 | 第31-37页 |
4.1.1 页岩孔隙结构模型 | 第31页 |
4.1.2 提高SEM成像分辨率 | 第31-32页 |
4.1.3 SEM观测孔隙类型及发育特征 | 第32-37页 |
4.2 物性测试和分析方法 | 第37-43页 |
4.2.1 物性测试方法 | 第37-42页 |
4.2.2 孔径分布表示方法 | 第42-43页 |
4.3 物性结构测试 | 第43-50页 |
4.3.1 压汞法测试 | 第44-47页 |
4.3.2 气体吸附测试 | 第47-49页 |
4.3.3 脉冲衰减法测试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