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词类论文

《聊斋志异》助动词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9-21页
    0.1 研究对象第9-10页
    0.2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第10-13页
        0.2.1 二十世纪以来近代汉语助动词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2《聊斋志异》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0.2.3 研究目的第13页
    0.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0.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0.3.2 本文凡例第14页
    0.4 助动词的界定等问题第14-21页
        0.4.1 助动词的名称问题第14-15页
        0.4.2 助动词的词性问题第15页
        0.4.3 助动词的界定问题、范围和分类第15-21页
第一章 《聊斋志异》助动词的句法研究第21-60页
    1.1 可能类助动词的句法结构分析第22-33页
        1.1.1 可以第22-24页
        1.1.2 可1第24-26页
        1.1.3 能第26-29页
        1.1.4 得第29-31页
        1.1.5 足第31-32页
        1.1.6 堪第32-33页
    1.2 意愿类助动词的句法结构分析第33-44页
        1.2.1 敢第33-35页
        1.2.2 肯第35-37页
        1.2.3 忍第37-38页
        1.2.4 要第38-40页
        1.2.5 欲第40-41页
        1.2.6 愿第41-43页
        1.2.7 屑第43-44页
    1.3 应当类助动词的句法结构分析第44-51页
        1.3.1 当第44-46页
        1.3.2 须第46-47页
        1.3.3 宜第47-48页
        1.3.4 应第48-49页
        1.3.5 可2第49-51页
    1.4 连用的助动词的句法结构分析第51-55页
        1.4.1 表可能类连用第51-52页
        1.4.2 表意愿类连用第52页
        1.4.3 表应当类连用第52-54页
        1.4.4 表可能类与表应当类连用第54-55页
        1.4.5 表意愿类与表可能类连用第55页
    1.5《聊斋志异》助动词分析第55-60页
        1.5.1 各类助动词的使用情况较不均衡第56-57页
        1.5.2 与助动词搭配的否定副词各具特色第57-60页
第二章《聊斋志异》助动词的语义研究第60-77页
    2.1《聊斋志异》中助动词的语义概况第60-63页
        2.1.1《聊斋志异》助动词的语义基础第60-61页
        2.1.2《聊斋志异》助动词的义素分析第61-63页
    2.2 表可能类的助动词的语义分析第63-69页
        2.2.1 可以第63-64页
        2.2.2 可1第64-65页
        2.2.3 能第65-66页
        2.2.4 得第66-67页
        2.2.5 足第67-68页
        2.2.6 堪第68-69页
    2.3 表意愿类的助动词的语义分析第69-73页
        2.3.1 敢第69-70页
        2.3.2 肯第70页
        2.3.3 忍第70-71页
        2.3.4 要第71页
        2.3.5 欲第71-72页
        2.3.6 愿第72页
        2.3.7 屑第72-73页
    2.4 表应当类的助动词的语义分析第73-77页
        2.4.1 当第73-74页
        2.4.2 须第74页
        2.4.3 宜第74-75页
        2.4.4 应第75页
        2.4.5 可2第75-77页
第三章 对《聊斋志异》助动词其他问题的讨论第77-90页
    3.1 与同时期典籍助动词的使用情况比较第77-79页
        3.1.1 助动词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第77-78页
        3.1.2 与同期典籍助动词有明显差异第78-79页
    3.2 肯定和否定形式的使用情况第79-83页
        3.2.1 部分助动词能进入“X不X”结构第80-81页
        3.2.2 否定形式较为多样第81-82页
        3.2.3 肯定和否定形式使用情况有一定的承古性第82-83页
    3.3 助动词连用的情况第83-85页
        3.3.1 助动词连用形式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第84-85页
        3.3.2“当”“可”在助动词连用中出现频率较高第85页
    3.4 修饰助动词的副词第85-90页
        3.4.1 修饰助动词的副词种类齐全第85-88页
        3.4.2 出现副词多类的现象第88-90页
结语第90-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语堂—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翻译报告
下一篇:基于情景感知的自然交互界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