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概念 | 第9-12页 |
1.1.1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1.3 基于主动Lamb波方法的结构健康监测 | 第11-12页 |
1.2 压缩感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压缩感知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2 压缩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压缩感知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Lamb波传播原理及压缩感知基本理论 | 第18-33页 |
2.1 Lamb波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2.1.1 Lamb波的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1.2 Lamb波的频散特性 | 第20-23页 |
2.2 Lamb波的激励 | 第23-26页 |
2.2.1 基于压电元件的激励模型 | 第23-24页 |
2.2.2 窄带激励 | 第24-25页 |
2.2.3 中心频率 | 第25页 |
2.2.4 信号幅度和材料性质 | 第25-26页 |
2.3 压缩感知基本原理 | 第26-31页 |
2.3.1 问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2.3.2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28-29页 |
2.3.3 观测矩阵设计 | 第29-30页 |
2.3.4 信号重构 | 第30-31页 |
2.4 典型压缩感知算法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贪婪类压缩感知算法 | 第33-47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33页 |
3.2 经典重构算法基本原理 | 第33-39页 |
3.2.1 OMP算法 | 第33-35页 |
3.2.2 ROMP算法 | 第35-36页 |
3.2.3 CoSaOMP算法 | 第36-38页 |
3.2.4 SAMP算法 | 第38-39页 |
3.3 随机信号的重构算法验证 | 第39-42页 |
3.4 贪婪类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3.5 改进贪婪类算法思想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Lamb波的压缩感知算法性能分析 | 第47-66页 |
4.1 Lamb波信号的稀疏性分析 | 第47-49页 |
4.2 经典重构算法在Lamb波上的应用 | 第49-53页 |
4.3 改进的Lamb波信号重构算法 | 第53-59页 |
4.3.1 改进算法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4.3.2 随机信号改进算法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4.3.3 Lamb波信号改进算法性能测试 | 第55-59页 |
4.4 基于改进算法的Lamb波损伤特征参数提取 | 第59-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基于压缩感知方法的Lamb波损伤监测实验研究 | 第66-87页 |
5.1 基于压缩感知的Lamb波的损伤成像实验设备 | 第66-72页 |
5.1.1 实验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67-70页 |
5.1.2 实验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0-72页 |
5.2 基于压缩感知的Lamb波损伤监测的实验分析 | 第72-85页 |
5.2.1 实验方案 1:损伤在铝板中心处 | 第73-77页 |
5.2.2 实验方案 2:损伤在传播路径上 | 第77-81页 |
5.2.3 实验方案 3:损伤在铝板任意位置 | 第81-85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7-88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