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言 | 第10-13页 |
| (一) 问题研究的缘起 | 第10页 |
| (二)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2页 |
| 1.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 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的内容(含重点难点) | 第12页 |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 2. 文本研究法 | 第12页 |
| 3. 课堂观察法 | 第12页 |
| 4. 案例分析法 | 第12-13页 |
| 一、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与基础理论 | 第13-18页 |
| (一)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理念 | 第13-14页 |
| 1. 阅读 | 第13页 |
| 2. 个性 | 第13页 |
| 3. 个性化阅读 | 第13-14页 |
| 4. 个性化阅读教学 | 第14页 |
| (二)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 1.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 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 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 4. 中国古代的教学理论 | 第16-18页 |
|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征 | 第18-21页 |
| (一) 主动性 | 第18页 |
| (二) 差异性 | 第18-19页 |
| (三) 创造性 | 第19页 |
| (四) 独立性 | 第19-20页 |
| (五) 多元性 | 第20-21页 |
| 三、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 | 第21-27页 |
| (一)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变化 | 第21-24页 |
| 1. 教师阅读教学观念转变,呈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 | 第21页 |
| 2. 师生关系变得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有力 | 第21-22页 |
| 3. 教学评价由单一性逐步转为多元性 | 第22-24页 |
| (二)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 1. 教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解有偏差 | 第24页 |
| 2. 教师引导作用缺失,课堂出现随意化、自由化 | 第24-25页 |
| 3.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待加强,独立阅读能力欠缺 | 第25-27页 |
| 四、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 第27-40页 |
| (一) 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准确理解个性化阅读教学 | 第27-33页 |
| 1.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 第27-28页 |
| 2. 大胆创新,提升教师巧用教材的能力 | 第28-33页 |
| (二)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打造自主有序的课堂 | 第33-36页 |
| 1. 施展教师个性魅力,引领学生个性阅读 | 第33-34页 |
| 2. 教师积极引导,营造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 | 第34-36页 |
| 3. 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第36页 |
| (三) 积极鼓励引导,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 第36-40页 |
| 1. 引导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转变学习角色 | 第36-37页 |
| 2. 教会学生自主制作阅读计划 | 第37-38页 |
| 3.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第38-40页 |
| 五、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 第40-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