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 自伤行为第11-13页
        1.1 自伤行为的定义第11页
        1.2 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1.3 自伤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第13-15页
        2.1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定义第13页
        2.2 心理虐待与忽视现象产生的原因第13-15页
        2.3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页
    3 社会支持第15-17页
        3.1 社会支持的定义第15-16页
        3.2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6页
        3.3 社会支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4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7-19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第19-21页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9页
    2 问题的提出第19页
    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3.1 理论意义第19-20页
        3.2 现实意义第20页
    4 研究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 研究对象第21页
    2 研究工具第21-22页
        2.1 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第21页
        2.2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第21-22页
        2.3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第22页
    3 研究程序第22-23页
        3.1 选择、发放问卷第22页
        3.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第22-23页
第四部分 结果分析第23-28页
    1 各研究变量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3-24页
        1.1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3页
        1.2 自伤行为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3页
        1.3 社会支持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第23-24页
    2 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第24-25页
        2.1 高职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在自伤行为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第24-25页
        2.2 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第25页
    3 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第25-26页
    4 社会支持在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伤行为两者间的中介检验第26-28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28-35页
    1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8页
    2 自伤行为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8-29页
    3 社会支持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9-30页
    4 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自伤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第30-31页
        4.1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伤行为的关系分析第30页
        4.2 社会支持与自伤行为的关系分析第30-31页
        4.3 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第31页
    5 社会支持在高职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和自伤行为的中介效应第31-32页
    6 教育建议第32-34页
        6.1 提升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第32-33页
        6.2 从多途径入手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33页
        6.3 增强学生学业、人际关系、就业方面的指导第33页
        6.4 引导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第33-34页
        6.5 发展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第34页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4-35页
第六部分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附录第41-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个人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战后美国联邦科技政策导引下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