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基于联邦科技政策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密切关系 | 第8-9页 |
(二)基于我国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现实需要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一)科技政策 | 第10-11页 |
(二)研究型大学 | 第11-12页 |
(三)大学科研 | 第12-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关于美国联邦科技政策历史演变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关于美国联邦科技政策对研究型大学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五、已有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六、研究特色 | 第17页 |
七、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二)历史分析法 | 第17页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二战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历程 | 第18-23页 |
一、19 世纪后期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良好开端 | 第18-19页 |
二、20 世纪初期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实力的逐步壮大 | 第19-21页 |
三、二战期间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初步繁荣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科技政策四次重大调整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上) | 第23-34页 |
一、《科学:无尽的前沿》:研究型大学科研主体地位的明确 | 第23-28页 |
(一)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23-24页 |
(二)政策要点的分析 | 第24-26页 |
(三)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影响 | 第26-28页 |
二、《国防教育法》: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黄金时代 | 第28-34页 |
(一)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28-30页 |
(二)政策要点的分析 | 第30-31页 |
(三)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科技政策四次重大调整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下) | 第34-45页 |
一、《拜杜法案》: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 第34-39页 |
(一)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34-35页 |
(二)政策要点的分析 | 第35-36页 |
(三)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影响 | 第36-39页 |
二、《更新诺言》、《政府和大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力的提升 | 第39-45页 |
(一)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39-40页 |
(二)政策要点的分析 | 第40-42页 |
(三)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影响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联邦科技政策导引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第45-53页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中科技政策导引的成功经验 | 第45-47页 |
(一)注重科技政策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 第45页 |
(二)注重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投入 | 第45-46页 |
(三)注重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 | 第46-47页 |
(四)注重研究型大学科技人才的培养 | 第47页 |
二、美国联邦科技政策导引下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教训 | 第47-49页 |
(一)研究型大学学术独立性受到干扰与阻碍 | 第47-48页 |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重心逐步偏离基础研究 | 第48-49页 |
(三)研究型大学科技人才流失现象日益严重 | 第49页 |
三、美国联邦科技政策导引与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启示 | 第49-53页 |
(一)完善国家科技政策,明确大学主体地位 | 第50页 |
(二)增强科研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模式 | 第50-51页 |
(三)重视基础研究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 第51-52页 |
(四)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