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一、绪論 | 第8-13页 |
二、訓詁内容 | 第13-27页 |
(一) 释詞 | 第13-17页 |
(二) 释句 | 第17-18页 |
(三) 释人物與事件 | 第18-19页 |
(四) 释名物與典章制度 | 第19-21页 |
(五) 考著述 | 第21-22页 |
(六) 考故訓 | 第22-24页 |
(七) 校勘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三、訓詁方法 | 第27-40页 |
(一) 因聲求義 | 第27-32页 |
(二) 方言證義 | 第32-33页 |
(三) 文法求義 | 第33-35页 |
(四) 西學求證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四、訓詁原则 | 第40-44页 |
(一) 審名實,重佐證,擇善而從 | 第40-41页 |
(二) 斷情感,汰華辭,力求本真 | 第41-42页 |
(三) 戒妄牽,守凡例,精益求精 | 第42-44页 |
五、訓詁成就與不足 | 第44-51页 |
(一) 訓詁成就 | 第44-49页 |
(二) 訓詁不足 | 第49-51页 |
結語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讀硕士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後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