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2.1 菲利普·科特勒6P营销理论 | 第12页 |
2.2 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第12-13页 |
2.3 巴巴拉·本德·杰克逊关系营销理论 | 第13-14页 |
2.4 SWOT分析法 | 第14-15页 |
第3章 新常态下陕煤化集团煤炭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第15-24页 |
3.1 宏观环境 | 第15-17页 |
3.1.1 新常态下经济环境的分析 | 第15-16页 |
3.1.2 技术环境分析 | 第16-17页 |
3.2 行业环境 | 第17-19页 |
3.2.1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现状 | 第17-18页 |
3.2.2 煤炭市场需求现状 | 第18页 |
3.2.3 煤炭市场竞争环境现状 | 第18-19页 |
3.3 微观环境 | 第19-24页 |
3.3.1 陕西省煤炭产业现状 | 第19-20页 |
3.3.2 陕煤化集团煤炭产业现状 | 第20-24页 |
第4章 陕煤化集团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32页 |
4.1 陕煤化集团市场营销现状 | 第24-26页 |
4.1.1 销售理念现状 | 第24页 |
4.1.2 销售策略现状 | 第24-25页 |
4.1.3 销售形式现状 | 第25页 |
4.1.4 市场布局现状 | 第25-26页 |
4.2 陕煤化集团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4.2.1 煤炭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 第26-27页 |
4.2.2 价格机制无法有效实施 | 第27页 |
4.2.3 分销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4.2.4 促销手段单一 | 第27-28页 |
4.2.5 政策性支持不够 | 第28页 |
4.2.6 企业形象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 第28页 |
4.3 陕煤化集团市场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4.3.1 产品标准化滞后 | 第28-29页 |
4.3.2 市场反应机制不灵活 | 第29-30页 |
4.3.3 对贸易商缺乏管理 | 第30页 |
4.3.4 产业协同效应不明显 | 第30-31页 |
4.3.5 政府政策方面缺乏重视 | 第31页 |
4.3.6 宣传力度不足 | 第31-32页 |
第5章 新常态下陕煤化集团煤炭营销策略的制定 | 第32-44页 |
5.1 陕煤化集团SWOT分析 | 第32-35页 |
5.1.1 陕煤化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2-34页 |
5.1.2 陕煤化集团SWOT营销策略组合分析 | 第34-35页 |
5.2 陕煤化集团营销策略选择 | 第35-37页 |
5.3 陕煤化集团营销策略制定 | 第37-44页 |
5.3.1 多元化产品服务策略 | 第37-38页 |
5.3.2 差异化价格策略 | 第38-40页 |
5.3.3 多样化促销策略 | 第40页 |
5.3.4 大直供供应策略 | 第40-41页 |
5.3.5 政府协调策略 | 第41-42页 |
5.3.6 品牌策略 | 第42-44页 |
第6章 新常态下陕煤化集团营销策略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 第44-51页 |
6.1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第44-45页 |
6.1.1 服务型队伍建设 | 第44页 |
6.1.2 竞争型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6.1.3 学习型队伍建设 | 第45页 |
6.1.4 创新型队伍建设 | 第45页 |
6.2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 | 第45-47页 |
6.2.1 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的原则 | 第45-46页 |
6.2.2 物质激励政策 | 第46页 |
6.2.3 精神激励政策 | 第46-47页 |
6.3 树立质量和服务取胜理念 | 第47-49页 |
6.3.1 客户投诉的处理与考核 | 第47-48页 |
6.3.2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与考核 | 第48页 |
6.3.3 市场占有率的考核 | 第48-49页 |
6.4 建立营销创新长效机制 | 第49-50页 |
6.4.1 实行创新大讨论长效制 | 第49页 |
6.4.2 基于创新培养的后备干部选拔制 | 第49-50页 |
6.5 新常态下产销平衡的保障措施 | 第50-51页 |
6.5.1 加大服务矿区和协同营销力度 | 第50页 |
6.5.2 不断加强与电力集团的合作力度 | 第50页 |
6.5.3 加大开发高硫煤市场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3页 |
7.1 全文总结性结论 | 第51-52页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