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最大熵模型的T-S模糊化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绪论第9-12页
   ·最大熵模型的发展史第9页
   ·最大熵模型的主要问题和传统解决方法第9-10页
   ·本文提出的思路和主要解决方法第10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0-12页
2.最大熵模型的数学推导第12-18页
   ·拉格朗日乘数法第12-13页
     ·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定义第12页
     ·拉格朗日乘数法对三元函数求解第12-13页
   ·最大熵归一化因子的计算第13-14页
     ·归一化因子的计算过程第13页
     ·归一化因子的计算证明第13-14页
   ·最大熵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第14-16页
     ·数学描述第14-15页
     ·数学推导第15-16页
   ·本章总结第16-18页
3.改进的指数型T-S模糊控制第18-31页
   ·改进的指数型Logistic回归模型第18-20页
     ·Logistic回归原理第18-19页
     ·改进的指数型Logistic模型的参数求解第19-20页
   ·改进的指数型模糊逻辑系统第20-25页
     ·指数型模糊逻辑系统的基本结构第20-23页
     ·改进的指数型T-S模糊逻辑系统第23-25页
   ·指数型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25-29页
   ·指数型T-S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29页
   ·本章总结第29-31页
4.最大熵模型的T-S模糊化第31-36页
   ·Logistic模型变换第31页
   ·最大熵模型归一化因子的替代第31页
   ·最大熵全局模糊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最大熵T-S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其稳定性分析第32-35页
   ·本章总结第35-36页
5.实验仿真第36-42页
   ·最大熵模型求解实现第36-40页
     ·最大熵模型GIS算法的python实现第36-37页
     ·最大熵模型T-S模糊控制的matlab实现第37-40页
   ·实验对比图像分析第40-41页
   ·本章总结第41-42页
6.总结与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机器人复杂搬运队形形成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非线性扩展结构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分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