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国美之争始末 | 第11页 |
| ·国美之争对中国民营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路径 | 第14-16页 |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及现状 | 第16-19页 |
|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 | 第16-17页 |
| ·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 | 第17-19页 |
| ·职业经理人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 ·企业契约理论 | 第19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博弈理论 | 第21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 ·职业经理人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7页 |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 3 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 | 第27-36页 |
| ·实证数据分析 | 第27-30页 |
| ·企业层面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30-31页 |
| ·内部职业经理人培养制度未建立 | 第31页 |
| ·信息不对称 | 第31页 |
| ·选拔、激励机制不规范 | 第31-32页 |
| ·企业创始人层面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 ·信用、道德和文化水平低下 | 第32页 |
| ·战略意识缺乏 | 第32-33页 |
| ·过于依靠情感缺乏理性 | 第33页 |
| ·职业经理人层面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 ·角色定位模糊 | 第33页 |
| ·缺乏沟通 | 第33-34页 |
| ·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低 | 第34页 |
| ·社会环境层面存在问题 | 第34-36页 |
| ·中国人文文化影响 | 第34页 |
| ·体制与制度不完善 | 第34-36页 |
| 4 对策 | 第36-43页 |
| ·企业层面对策 | 第36-39页 |
|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6-37页 |
| ·规范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37-38页 |
| ·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 | 第38-39页 |
| ·企业创始人层面对策 | 第39页 |
| ·加强自身修养 | 第39页 |
| ·充分信任 | 第39页 |
| ·职业经理人层面对策 | 第39-41页 |
| ·正确定位角色,摆正心态 | 第39-40页 |
| ·加强综合素质修养并增强责任感 | 第40-41页 |
| ·社会文化、法制环境层面对策 | 第41-43页 |
| ·将中国文化融入现代企业制度 | 第41页 |
| ·加强社会相关法制建设和社会监管 | 第41-43页 |
| 5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