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课堂问题生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学术史回顾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2 问题教学的基本原理 | 第13-18页 |
| ·问题教学的定义 | 第13-14页 |
| ·问题教学的特点 | 第14页 |
| ·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14-18页 |
| ·问题解决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14-15页 |
| ·研究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15页 |
| ·发现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15-16页 |
| ·问答型问题教学的一般过程 | 第16-18页 |
| 3 问题教学的方法 | 第18-23页 |
|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 第18页 |
| ·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 | 第18-20页 |
| ·处理学生回答的方法 | 第20-22页 |
| ·指导问题解决的方法 | 第22-23页 |
| 4 课堂问题生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篇 | 第23-29页 |
| ·教师提问的分类 | 第23-25页 |
| ·问旧启新法 | 第23页 |
| ·情景启发法 | 第23-24页 |
| ·设疑置难法 | 第24页 |
| ·比较式提问 | 第24-25页 |
| ·阶梯式提问 | 第25页 |
| ·教师提问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25-27页 |
|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 第27-29页 |
| ·教师有意标示板书目录的关键词 | 第27页 |
| ·教师引用史学研究新成果 | 第27页 |
| ·教师创设与教材结论相矛盾的情境 | 第27-29页 |
| 5 课堂问题生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篇 | 第29-33页 |
|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功能与作用 | 第29页 |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9页 |
|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 第29页 |
|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第29-31页 |
| ·设场鼓励,使学生“敢问”、“愿问” | 第30页 |
| ·创设冲突引发情境,使学生爱问 | 第30-31页 |
| ·引导探究,使学生“善问”、“会问” | 第31页 |
| ·学生课堂问题生成 | 第31-33页 |
| ·历史现象 | 第31-32页 |
| ·历史结论 | 第32-33页 |
| 6 结语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