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导论 | 第13-3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7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30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30-3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34-75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34-45页 |
一、欧洲工人运动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第34-38页 |
二、工人阶级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思想斗争 | 第38-43页 |
三、无产阶级社会实践的逐步深入与发展 | 第43-4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 第45-59页 |
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教育思想 | 第46-50页 |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思想 | 第50-53页 |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教育思想 | 第53-59页 |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59-75页 |
一、理论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1836年-1844年) | 第59-63页 |
二、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844年-1848年) | 第63-70页 |
三、理论教育思想的发展完善阶段(1848年-1883年) | 第70-75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必要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论述 | 第75-105页 |
第一节 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 第75-84页 |
一、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由自发转向自觉的需要 | 第75-78页 |
二、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的现实需要 | 第78-81页 |
三、实现个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81-84页 |
第二节 理论教育的教育者 | 第84-93页 |
一、无产阶级政党 | 第84-88页 |
二、工人阶级 | 第88-90页 |
三、无产阶级的理论家与活动家 | 第90-93页 |
第三节 理论教育的被教育者 | 第93-105页 |
一、成长中的工人阶级 | 第93-96页 |
二、天然同盟者农民阶级 | 第96-99页 |
三、有所作为的城市小资产阶级 | 第99-101页 |
四、代表未来的青年一代 | 第101-105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原则、方法和途径的论述 | 第105-142页 |
第一节 理论教育的原则 | 第105-116页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105-108页 |
二、思想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 第108-111页 |
三、理论必须彻底且掌握群众的原则 | 第111-114页 |
四、立场坚定而明确的原则 | 第114-116页 |
第二节 理论教育的方法 | 第116-129页 |
一、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相结合 | 第117-121页 |
二、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第121-124页 |
三、榜样树立与典型宣传相结合 | 第124-126页 |
四、长期教育与反复教育相结合 | 第126-129页 |
第三节 理论教育的途径 | 第129-142页 |
一、理论教育的直接途径:工人运动 | 第129-133页 |
二、理论教育的宣传喉舌:新闻出版和自由报刊 | 第133-136页 |
三、理论教育的特殊途径:书信交往与著作宣传 | 第136-138页 |
四、其他灵活多变的理论教育途径 | 第138-142页 |
第四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 | 第142-173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社会实践维度 | 第142-151页 |
一、对物质利益难事的实践认识与深刻揭露 | 第142-145页 |
二、对参与欧洲革命实践及其理论教育实践的总结 | 第145-148页 |
三、对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理论教育实践的分析与反思 | 第148-151页 |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批判维度 | 第151-164页 |
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批判与教育 | 第152-155页 |
二、对唯心史观理论教育思想的批判 | 第155-158页 |
三、对各种错误思想和宗教观念的批判 | 第158-16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第164-173页 |
一、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阶级性 | 第164-167页 |
二、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科学性 | 第167-170页 |
三、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第170-173页 |
第五章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第173-207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173-186页 |
一、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 | 第173-180页 |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180-183页 |
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3-186页 |
第二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186-196页 |
一、揭露西方社会思潮的西化与分化图谋 | 第186-190页 |
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第190-193页 |
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193-196页 |
第三节 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196-207页 |
一、理论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第196-199页 |
二、对当代理论教育思想的启发 | 第199-202页 |
三、创新并改进理论教育的宣传教育方式 | 第202-207页 |
参考文献 | 第207-216页 |
后记 | 第216-2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