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选题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9页 |
第一节 高中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 第9-11页 |
一、 学生学业负担重,写作素材的单一僵化 | 第9-10页 |
二、 写作教学受应试模式化影响严重 | 第10页 |
三、 写作训练过程的盲目无序化特点明显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高中写作教学发展的动向 | 第11-12页 |
一、 促进学生关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论题 | 第11页 |
二、 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现实,正视自我 | 第11-12页 |
三、 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发展 | 第12页 |
第三节 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一、 高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 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 古诗词与写作训练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借鉴古诗词进行高中写作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古诗词迁移训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 第19-22页 |
一、 营造自由开放的古诗词鉴赏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 | 第19-20页 |
二、 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和写作的创新能力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古诗词迁移训练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 第22-26页 |
一、 再现诗歌意境,在迁移训练中体现意境美 | 第22-23页 |
二、 把握诗歌形象,在迁移训练中体现形象美 | 第23-24页 |
三、 鉴赏诗歌语言,在迁移训练中体现语言美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第26-27页 |
一、 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26页 |
二、 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古诗词教学可以为高中写作训练提供写作模式 | 第27-30页 |
一、 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 | 第27-28页 |
二、 古诗词中的写作技巧 | 第28-29页 |
三、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找好契合点借鉴古诗词进行高中写作训练 | 第30-45页 |
第一节 涵咏古诗词丰富高中写作训练的素材积累 | 第30-33页 |
一、 从题材分类入手,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 第30-31页 |
二、 从传统意象入手,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 第31-32页 |
三、 从诗作者写作背景、人生经历入手,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借鉴古诗词的结构模式应用于高中写作训练 | 第33-37页 |
一、 引导学生总结古诗词结构的典型模式,进行仿写 | 第33-35页 |
二、 学生结合实际,创新自己的写作结构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借鉴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应用于高中写作训练 | 第37-41页 |
一、 借鉴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增强学生的语言文采 | 第37-38页 |
二、 借鉴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 第38-40页 |
三、 借鉴古诗词中的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写作实践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以古诗词为素材进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写作训练 | 第41-45页 |
一、 拓展学生古诗词阅读范围,探寻研究性学习的写作选题 | 第41-43页 |
二、 阅读鉴赏古诗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写作 | 第43页 |
三、 通过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的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