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A些”格式检视--兼论格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本文题解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语料说明 | 第15-17页 |
一、"放A些"格式的组构分析 | 第17-36页 |
·格式定位 | 第17-22页 |
·格式的构成概说 | 第17-18页 |
·属于双层述补结构 | 第18-19页 |
·属于动词性结构 | 第19-22页 |
·格式特点 | 第22-23页 |
·开放性 | 第22页 |
·能产性 | 第22-23页 |
·层次性 | 第23页 |
·"A"的特点 | 第23-32页 |
·"A"的语表形式 | 第23-24页 |
·"A"的语义特点 | 第24-29页 |
·"A"的语义扩展 | 第29-32页 |
·"放A些"中"放"的语义 | 第32页 |
·"放A些"的语序 | 第32-33页 |
·"(把)N放A些"中的"N" | 第33-36页 |
·"N"的语表形式 | 第33-34页 |
·"N"的语义 | 第34-36页 |
二、"放A些"格式的句法表现 | 第36-51页 |
·独用成句 | 第36页 |
·作分句 | 第36-38页 |
·处于句前 | 第36-37页 |
·处于句中 | 第37页 |
·处于句末 | 第37-38页 |
·作谓语 | 第38-47页 |
·"N放A些" | 第38页 |
·"放A些N" | 第38-39页 |
·"N放A些"和"放A些N" | 第39页 |
·"把N放A些" | 第39-40页 |
·"把N放A些"和"N放A些" | 第40-41页 |
·"把N放A些"和"将N放A些" | 第41-43页 |
·"把N放A些"和"把"字句 | 第43-46页 |
·"得"字的使用 | 第46-47页 |
·作宾语 | 第47页 |
·作状语 | 第47页 |
·与能愿动词连用 | 第47-49页 |
·与单个能愿动词连用 | 第47-49页 |
·能愿动词二重连用 | 第49页 |
·与指令词连用 | 第49-51页 |
·附着在格式前 | 第49-50页 |
·紧随在格式后 | 第50-51页 |
三、"放A些"格式的语用价值 | 第51-59页 |
·表意特点 | 第51-54页 |
·祈使性 | 第51页 |
·口语性 | 第51-52页 |
·预设性 | 第52页 |
·调整性 | 第52-53页 |
·可控性 | 第53-54页 |
·语气特点 | 第54-57页 |
·主语为第一人称时,格式语气 | 第54-56页 |
·主语为第二人称时,格式语气 | 第56页 |
·主语为第三人称时,格式语气 | 第56-57页 |
·语体差异 | 第57-59页 |
·报刊语体 | 第57-58页 |
·小说语体 | 第58-59页 |
四、"放A些"与相关的句式比较 | 第59-67页 |
·与"A着点儿"比较 | 第59-61页 |
·相似点 | 第59-61页 |
·相异点 | 第61页 |
·与"A(一)点(儿)"比较 | 第61-67页 |
·相似点 | 第62-63页 |
·相异点 | 第63-67页 |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67-76页 |
·习得可行性分析 | 第67页 |
·习得试验和结果 | 第67-70页 |
·习得中出现的问题 | 第70-72页 |
·"A"的选择 | 第70-72页 |
·"把N放A些"与"把"字句 | 第72页 |
·教学建议和小结 | 第72-76页 |
·"模块教学"法 | 第73页 |
·语义教学法 | 第73-76页 |
六、结语 | 第76-78页 |
·本文的基本认识 | 第76-77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