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案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第12-22页 |
·重要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激励股票期权定义 | 第12-13页 |
·期权回溯定义 | 第13-14页 |
·激励股票期权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 第14-15页 |
·激励股票期权产生的原因 | 第14页 |
·激励股票期权的作用 | 第14-15页 |
·激励股票期权基础理论 | 第15-22页 |
·激励理论 | 第16-18页 |
·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中集集团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介绍 | 第22-24页 |
·中集集团概述 | 第22页 |
·中集集团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发展 | 第22-23页 |
·中集集团现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中集集团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问题分析 | 第24-31页 |
·期权回价的现象 | 第24-26页 |
·国企等待期的双重标准 | 第26-27页 |
·测量激励效应的业绩前端指标 | 第27-29页 |
·争夺利益的行权日 | 第29-30页 |
·B—S 模型涉及的成本问题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完善中集集团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对策建议 | 第31-34页 |
·集团 CSO 计划公告信息的承前启后 | 第31页 |
·解决 CEO 和内幕会计信息捆绑的连坐 | 第31-32页 |
·保持行权的独立性 | 第32-33页 |
·引入会计报表附注与债券市场 | 第33-34页 |
第六章 实证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一 | 第38-43页 |
附录二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