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教育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论:中学语文教学和审丑教育的关系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审丑与审丑教育 | 第11-15页 |
·丑、审丑、审丑教育 | 第11-13页 |
·丑的内涵 | 第11-12页 |
·生活丑、艺术丑、审美的丑 | 第12页 |
·审丑 | 第12-13页 |
·审丑教育 | 第13页 |
·审丑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丑教育的现实迫切性 | 第15-23页 |
·中学语文新教材选文在情感取向上仍以审丑为主 | 第15-18页 |
·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审丑特征明显 | 第15-16页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审丑特征明显 | 第16-17页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审丑特征明显 | 第17-18页 |
·学生课外兴趣中的审丑倾向 | 第18-20页 |
·网络活动偏向审丑 | 第18-19页 |
·影视欣赏偏向审丑 | 第19-20页 |
·课外阅读偏向审丑 | 第20页 |
·审丑教育缺失的现实影响 | 第20-23页 |
·审美判断力低下 | 第20-21页 |
·审美创造力缺乏 | 第21页 |
·审美化生存遥远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教育因素 | 第23-34页 |
·语文教材中的审丑教育因素 | 第23-31页 |
·文本中的形象之丑 | 第23-25页 |
·文本中的环境之丑 | 第25-28页 |
·文本中的艺术形式之丑 | 第28-29页 |
·经典中的瑕疵 | 第29-31页 |
·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审丑教育因素 | 第31-34页 |
·“自身丑” | 第31-32页 |
·自然丑 | 第32页 |
·社会丑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丑教育的施教方法 | 第34-45页 |
·文本细读教学法 | 第34-38页 |
·细读空白 | 第34-35页 |
·细读细节描写 | 第35-36页 |
·细读人物的反常表现 | 第36页 |
·关注小说视角 | 第36-38页 |
·审丑关照下的比较教学法 | 第38-40页 |
·形象比较 | 第38页 |
·题材比较 | 第38-39页 |
·结构比较 | 第39-40页 |
·多元解读法 | 第40-41页 |
·读写结合法 | 第41-43页 |
·续写:利用文本空白 | 第42页 |
·仿写:以课文为范文 | 第42页 |
·改写:与生活对接 | 第42-43页 |
·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 | 第43-45页 |
·结合语文课本开展活动 | 第43-44页 |
·结合其他学科开展活动 | 第44页 |
·结合校团组织开展活动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