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1949年后文学中的北京想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 以1949年之后的北京为方法第9-18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9-11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第11-14页
 第三节 章节设计第14-18页
第一章 建构“首都”:空间意义的收纳、改写与辐射第18-32页
 第一节 收纳:北京-中国-人民-政权话语结构的初步建构第19-23页
 第二节 双重改写:究竟是谁的空间?第23-28页
 第三节 辐射:想象一个全新意义的国家第28-32页
第二章 改造危险的城市:封闭性生产空间的创生与扩张第32-50页
 第一节 危险的城市:来自政权外部与城市内部的威胁第33-38页
 第二节 工业题材小说:生产性封闭空间与政治性内在结构的建构第38-45页
 第三节 重写日常生活空间:封闭性生产空间的敞开与弥散第45-50页
第三章 重新分割城市:大院文化的形成、上升与追怀第50-88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个人的组织化:权力空间与个人塑形第53-62页
 第二节 体认大院空间:空间意义、历史渊源与内在差异第62-71页
 第三节 国家空间与城市空间:一张标识了等高线的新城市地图第71-81页
 第四节 误读与重写:大院思乡病的复杂机制第81-88页
第四章 对抗与起点:政治想象笼罩下的北京文化想象第88-113页
 第一节 开创者还是送葬人:老舍之于“京味”的意义第90-101页
 第二节 文化造神意义何在:八十年代京味文学的政治策略第101-113页
结语 负重前行:未完成的市民社会自我想象第113-118页
参考书目第118-127页
后记第127-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周作人思想研究(1906-1946年)
下一篇:钱锺书:“文”与“学”之间(192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