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小人的概念 | 第9-10页 |
·小人概念的演变 | 第9-10页 |
·本研究中小人定义的界定 | 第10页 |
·小人人格的定义 | 第10页 |
·对待小人的策略 | 第10页 |
·关于小人的心理学研究 | 第10-11页 |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 | 第11-13页 |
·人际信任的内涵 | 第11-12页 |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文化和人格 | 第13-14页 |
·关于文化与人格的不同解读 | 第13页 |
·文化和人格的理论 | 第13-14页 |
·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与人格的典型研究 | 第14页 |
3 研究总体设计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假设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被试选择 | 第15页 |
·统计分析 | 第15页 |
4 研究一:中国人小人特征的研究 | 第15-24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被试与方法 | 第16-17页 |
·被试 | 第16页 |
·研究材料 | 第16页 |
·设计与步骤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1页 |
·联想词的高频词 | 第18页 |
·合并归类的结果 | 第18-19页 |
·小人特征的编码结果 | 第19-20页 |
·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1-24页 |
·中国人小人特征的结构 | 第21-22页 |
·小人特征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 | 第22-23页 |
·小人特征在文理科维度上的差异 | 第23页 |
·小人特征在城乡维度上的差异 | 第23-24页 |
·小人特征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上的差异 | 第24页 |
5 研究二:估测的小人比例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关系 | 第24-34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被试、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24-25页 |
·被试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研究结果 | 第25-30页 |
·估测的小人比例 | 第25-27页 |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 | 第27-29页 |
·估测的小人比例与人际信任程度的相关情况 | 第29-3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0-34页 |
·对四个时期估测的小人比例的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估测的小人比例在四种职业上的差异分析 | 第31-32页 |
·大学生人际信任部分的讨论 | 第32-33页 |
·估测的小人比例与人际信任度相关情况的分析 | 第33-34页 |
6 总讨论 | 第34-36页 |
·中国人小人的特征 | 第34-35页 |
·对不同时期估测的小人比例的差异分析 | 第35页 |
·估测的小人比例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相关关系 | 第35-36页 |
7 小结 | 第36页 |
8 研究的评价与未来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附录1 | 第40-41页 |
附录2 | 第41-4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