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概述 | 第9-15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 | 第9-11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学 | 第12-13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毒性作用 | 第13-14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现状 | 第14-15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限量 | 第15页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技术 | 第15-20页 |
| ·微生物法 | 第15-17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17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 第17-19页 |
| ·毛细管电泳法(CE) | 第19页 |
| ·免疫分析法(ELISA) | 第19-20页 |
| ·紫外分析法 | 第20页 |
| ·化学发光分析法 | 第20-28页 |
| ·化学发光的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化学发光的主要体系及其应用 | 第21-24页 |
| ·化学发光分析仪 | 第24-25页 |
| ·化学发光新技术 | 第25-28页 |
| 2 引言 | 第28-30页 |
| ·课题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28-30页 |
| 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动物肝脏中的甲磺酸达氟沙星 | 第30-38页 |
| ·前言 | 第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 ·方法 | 第32-33页 |
| ·测定条件的选择 | 第33-34页 |
| ·化学发光仪工作参数的设定 | 第33页 |
| ·反应介质的影响 | 第33页 |
| ·鲁米诺溶液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高碘酸钾浓度的选择 | 第34页 |
| ·洗脱液用量的确定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 ·标准曲线、检测限和相关系数 | 第34-35页 |
| ·干扰实验 | 第35页 |
| ·样品结果与回收率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4 固相萃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动物肝脏中的盐酸二氟沙星 | 第38-46页 |
| ·前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8-39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 ·方法 | 第40-41页 |
| ·测定条件的选择 | 第41-43页 |
| ·化学发光仪工作参数的设定 | 第41页 |
| ·反应介质及其浓度的选择 | 第41-42页 |
| ·鲁米诺浓度的选择 | 第42页 |
| ·试剂混合方法和放置时间的影响 | 第42页 |
| ·过氧化氢浓度的选择 | 第42-43页 |
| ·洗脱液用量的确定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 ·相关系数、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43-44页 |
| ·干扰实验 | 第44页 |
| ·测定结果和回收率 | 第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5 创新之处 | 第46页 |
| 6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 Abstract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