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副词相关研究综述 | 第7-13页 |
·本体研究 | 第7-10页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回顾 | 第10-13页 |
·副词与谓词语义选择限制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相关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洪波与关键的研究 | 第14-15页 |
·袁明军、史金生的研究 | 第15-16页 |
·选题价值和意义 | 第16-19页 |
2. 基于语料的丙丁级副词考察分析 | 第19-35页 |
·研究范围、材料及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范围 | 第19页 |
·选取丙、丁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19-20页 |
·语料的选取和处理 | 第20页 |
·处理步骤 | 第20页 |
·重点描写的副词的选词标准 | 第20-21页 |
·考察结果 | 第21-32页 |
·考察结果概况 | 第21-22页 |
·无一例外与谓词有语义选择关系的 | 第22-24页 |
·与谓词有很明显的语义选择关系的 | 第24-27页 |
·与谓词有明显的语义选择关系的 | 第27-30页 |
·与谓词有比较明显的语义选择关系的 | 第30-32页 |
·所占比例不足50%但与谓词有比较明显的语义选择关系的 | 第32页 |
·其他副词的情况 | 第32-35页 |
·副词与谓词性成分无明显语义关系的 | 第32-34页 |
·副词与谓词形式上的倾向性 | 第34-35页 |
3. 研究结论及对汉语副词教学的启示 | 第35-41页 |
·本次研究的结论 | 第35-37页 |
·本结论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的启示 | 第37-40页 |
·本次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表 | 第45-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