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一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1页 |
(二) 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的重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内在动力 | 第14-20页 |
(一) 兴趣的界定 | 第14-15页 |
1. 兴趣就是心向 | 第14页 |
2. 兴趣是事情顺利发展的一种表征 | 第14-15页 |
3. 兴趣是个体与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 | 第15页 |
(二) 兴趣与好奇心 | 第15-16页 |
(三) 兴趣与学习理论描述 | 第16-20页 |
1. 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 | 第17页 |
2.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 第17-20页 |
三 兴趣引导是教师的基本技能 | 第20-31页 |
(一) 课程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 第20-21页 |
(二)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教学情境 | 第21-27页 |
1. 建构主义提倡的情境教学法 | 第22-25页 |
2. 创设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5-27页 |
(三) 创设有效的美术教学过程 | 第27-31页 |
1. 教师有效的备课 | 第27-28页 |
2. 教师有效地指导 | 第28-29页 |
3. 教师有效地激励 | 第29-31页 |
四、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兴趣引导与案例实施 | 第31-48页 |
(一)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第31-35页 |
1. 美术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与实际经验 | 第32-33页 |
2. 内容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 | 第33-34页 |
3. 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 | 第34-35页 |
(二) 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 第35-36页 |
(三)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第36-37页 |
(四) 多样评价,保持学习激情 | 第37-40页 |
1. 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倾向,提倡评价对学习的激励作用 | 第37-38页 |
2. 评价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倾向 | 第38页 |
3. 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和策略 | 第38-40页 |
(五) 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 第40-48页 |
1.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习陶艺兴趣 | 第40-41页 |
2. 陶艺技法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陶艺的兴趣 | 第41页 |
3. 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陶艺的兴趣 | 第41-42页 |
4. 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陶艺的兴趣 | 第42-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