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重要支撑 | 第12页 |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2-14页 |
·我国苹果及苹果产业生产现状 | 第14-15页 |
·环脂芽孢杆菌是苹果汁生产中的常见污染菌 | 第15页 |
·环脂芽孢杆菌的历史、现状及研究热点 | 第15-16页 |
·利用细胞内脂肪酸鉴定和检测微生物的可行性 | 第16-18页 |
·脂类是最常见的生物标志物 | 第16-17页 |
·选择胞内ω-环状脂肪酸鉴定检测嗜酸耐热菌的依据 | 第17-18页 |
·脂肪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8-23页 |
·红外光谱的历史及现状 | 第18-19页 |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分析特点 | 第19-20页 |
·红外光谱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微生物快速检测一般步骤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嗜酸耐热菌基本生理生化特征 | 第24-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菌株 | 第25页 |
·试验培养基 | 第25页 |
·试验试剂仪器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培养基优化试验设计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嗜酸耐热菌生长温度和pH 范围 | 第26页 |
·嗜酸耐热菌的基本特征 | 第26-30页 |
·嗜酸耐热菌培养基优化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嗜酸耐热菌生长代谢动力学研究 | 第32-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菌株及培养基 | 第3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代谢产物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分析 | 第33页 |
·代谢产物的气质联用(GS/MS)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菌体生长模型 | 第33-35页 |
·葡萄糖消耗动力学模型 | 第35-37页 |
·产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 第37-40页 |
·菌体生物量、残糖及愈创木酚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蛋白成分分析 | 第44-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6页 |
·试验试剂 | 第44页 |
·试验仪器 | 第44页 |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蛋白提取方法 | 第44-45页 |
·培养基中杂蛋白去除 | 第45页 |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蛋白质成分电泳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细胞破碎程度和蛋白含量衡量方法选择 | 第46-48页 |
·超声波破碎处理参数确定 | 第48-50页 |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环状脂肪酸分析 | 第52-6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54页 |
·试验菌株 | 第52页 |
·试验试剂 | 第52页 |
·试验仪器 | 第52页 |
·脂肪酸提取方法 | 第52-54页 |
·脂肪酸GC/MS 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GC-MS 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除杂工艺确定 | 第55-57页 |
·不同提取工艺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两株菌株最终分析结果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苹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红外光谱快速鉴定和检测 | 第62-72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62-63页 |
·试验菌株及培养基 | 第6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9页 |
·标准脂肪酸红外分析 | 第63页 |
·嗜酸耐热菌细胞内提取脂肪酸红外分析 | 第63-68页 |
·冻干粉全细胞红外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第七章 论文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创新点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