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海试中水面船运行过程可视化仿真
第一章 综述 | 第1-17页 |
·课题背景、研究的迫切性 | 第8-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可视化仿真简介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向和水平 | 第12-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水面船运行过程可视化仿真总体设计 | 第17-23页 |
·水面船设计条件、总体性能分析及总体结构设计 | 第17-19页 |
·水面船设计条件、总体性能分析 | 第17-19页 |
·可视化仿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9页 |
·开发运用的主要技术 | 第19-20页 |
·水面船视景建模系统方法选择 | 第20-21页 |
·3DS MAX | 第20页 |
·Delphi环境下的OpenGL | 第20-21页 |
·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21-22页 |
·系统实现方法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水面船几何物理建模及海浪的波动模拟 | 第23-35页 |
·水面船船体曲面的设计 | 第24-28页 |
·曲面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24-25页 |
·曲面的设计 | 第25-28页 |
·水面船船面结构物建模 | 第28-29页 |
·OpenGL中3ds MAX模型的读取和再现 | 第29-32页 |
·水面船模型*.ASE文件的数据结构 | 第29-30页 |
·3ds MAX中水面船模型的读入 | 第30-31页 |
·OpenGL中水面船模型的再现 | 第31-32页 |
·海浪的波动模拟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35-48页 |
·数据处理模型 | 第35-43页 |
·水面船横摇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36-41页 |
·经、纬度到地心坐标系的转换算法 | 第41-42页 |
·水面船在可行域内行驶的监测算法 | 第42-43页 |
·仿真分析 | 第43-47页 |
·水面船横摇运动的仿真 | 第43-46页 |
·WGS-84坐标系转换到54北京坐标系的仿真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可视化仿真中水面船实时三维图像处理 | 第48-60页 |
·OpenGL基本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水面船视景坐标变换的算法处理 | 第49-57页 |
·对水面船进行仿真处理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建立水面船的光照模型 | 第57-58页 |
·建立水面船的颜色模型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及通信 | 第60-75页 |
·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 | 第60-68页 |
·可视化仿真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第60-62页 |
·数据库的构造 | 第62-64页 |
·数据库的应用程序 | 第64-68页 |
·数据通信 | 第68-73页 |
·通信方法的选择 | 第68-70页 |
·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通信 | 第70-73页 |
·可视化仿真的交互界面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水面船运行过程可视化仿真的实验测试 | 第75-84页 |
·实验系统总体方案 | 第75-76页 |
·实验系统具体设计 | 第76-8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