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 第12-18页 |
|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 ·企业信息化的种类 | 第13-18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13-14页 |
| ·柔性制造系统(FMS) | 第14页 |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第14-16页 |
| ·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 | 第16-17页 |
| ·虚拟制造系统(VMS)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ERP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 第18-27页 |
| ·基本MRP | 第18-20页 |
| ·闭环MRP | 第20-21页 |
|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 第21-23页 |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第23-27页 |
| ·MRP-Ⅱ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 ·ERP的特点 | 第24-25页 |
| ·ERP系统常见模块与总流程图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ERP系统的业务分析 | 第27-39页 |
| ·销售管理子系统 | 第27-28页 |
| ·采购管理子系统 | 第28-30页 |
| ·库存管理子系统 | 第30-31页 |
| ·车间管理子系统 | 第31-32页 |
| ·财务管理子系统 | 第32-34页 |
| ·成本管理子系统 | 第34-35页 |
| ·质量控制子系统 | 第35-36页 |
|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 第36-39页 |
| 第五章 ERP发展的新阶段:和SCM、CRM、电子商务的整合 | 第39-77页 |
| ·ERP与信息系统整合原因及必要性 | 第39-40页 |
| ·我国企业实施ERP中出现的问题 | 第39页 |
| ·整合及信息系统的整合 | 第39-40页 |
| ·ERP、SCM、CRM三者管理思想的比较 | 第40-43页 |
| ·ERP、SCM、CRM三者的区别 | 第40-42页 |
| ·三者的共性和联系 | 第42-43页 |
| ·整合的前提:ERP与BPR的互动 | 第43-52页 |
| ·BRP的产生及含义 | 第43-45页 |
| ·BPR的特点与优势 | 第45页 |
| ·BPR对ERP的支持作用 | 第45-47页 |
| ·ERP对BPR的促进作用 | 第47-48页 |
| ·互动的步骤 | 第48-50页 |
| ·互动的实现方法 | 第50-51页 |
| ·互动的重要意义 | 第51-52页 |
| ·ERP和SCM的整合方式研究 | 第52-58页 |
| ·供应链管理产生及含义 | 第52-53页 |
|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 第53-54页 |
|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 第54-55页 |
| ·整合的原因及可行性 | 第55-56页 |
| ·整合过程的实现 | 第56-58页 |
| ·ERP和CRM的整合 | 第58-65页 |
| ·CRM的内容 | 第58-60页 |
| ·CRM的功能特点 | 第60-61页 |
| ·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 第61-62页 |
| ·整合部分分析 | 第62-64页 |
| ·整合的组织管理 | 第64页 |
| ·整合的组织设计 | 第64-65页 |
| ·ERP和电子商务的整合 | 第65-77页 |
| ·电子商务的含义 | 第65-66页 |
| ·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优势 | 第66-68页 |
| ·整合的必要性 | 第68-70页 |
| ·整合模型之一--系统模型 | 第70-73页 |
| ·整合模型之二--优化模型 | 第73-7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 第77-79页 |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今后的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