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2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不良资产 | 第12-17页 |
2.1 金融不良资产定义 | 第12页 |
2.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 第12-13页 |
2.3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第13-17页 |
2.3.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 | 第13-14页 |
2.3.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前的业务运作 | 第14-15页 |
2.3.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2.3.4 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 | 第16-17页 |
3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国内外发展 | 第17-39页 |
3.1 资产证券化理论阐述 | 第17-28页 |
3.1.1 资产证券化理论 | 第17-18页 |
3.1.2 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 | 第18-23页 |
3.1.3 资产证券化结构下收益与风险分析 | 第23-28页 |
3.2 资产证券化在国外的发展 | 第28-30页 |
3.3 国内资产证券化的雏形初现-两个案例的探讨 | 第30-39页 |
3.3.1 三亚地产投资券的案例 | 第30-33页 |
3.3.2 中集集团应收帐款国际证券化案例分析 | 第33-39页 |
4 不良资产证券化及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的理论探讨 | 第39-50页 |
4.1 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证券化 | 第39-41页 |
4.2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 第41-43页 |
4.3 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中的要素内容-政府支持 | 第43-44页 |
4.4 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具备的基础条件 | 第44-46页 |
4.5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分析 | 第46-50页 |
5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操作设计 | 第50-65页 |
5.1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运作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 第50-51页 |
5.2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证券化的不良资产 | 第51-52页 |
5.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定价 | 第52-58页 |
5.3.1 综合评价法 | 第53-54页 |
5.3.2 市场价值评估法 | 第54-55页 |
5.3.3 未来现金流测算法 | 第55-57页 |
5.3.4 清偿比例法 | 第57-58页 |
5.4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 第58-61页 |
5.5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 | 第61-65页 |
5.5.1 特殊目的载体(SPV) | 第61-62页 |
5.5.2 真实出售 | 第62页 |
5.5.3 信用升级 | 第62-63页 |
5.5.4 其他问题 | 第63-65页 |
6 政策建议 | 第65-67页 |
7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