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学生兴趣问题之研究--以上海H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一、论题的源起:实践困惑之思考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内概况 | 第12-14页 |
(二) 国外概况 | 第14-16页 |
三、研究的设计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有关理论前提 | 第18-24页 |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 第19-20页 |
二、关于兴趣的已有研究 | 第20-22页 |
(一) 心理学关于兴趣的研究 | 第20页 |
(二) 教育学关于兴趣的论述 | 第20-22页 |
三、兴趣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兴趣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 第24-35页 |
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兴趣问题表现 | 第24-30页 |
(一) 完全遵从学生兴趣进行选题 | 第24-25页 |
(二) 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给定题目 | 第25-26页 |
(三) 学生兴趣转移要求换组 | 第26-27页 |
(四) 教师指导和学生兴趣的偏差 | 第27-28页 |
(五) 学生无兴趣状态 | 第28-30页 |
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兴趣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30-35页 |
(一) 教师方面 | 第30-32页 |
(二) 学生方面 | 第32-34页 |
(三) 课题开展中现实条件的制约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兴趣问题的应对 | 第35-42页 |
一、课题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 第35-36页 |
二、倾听学生的观念 | 第36-38页 |
三、关注学生的独特性 | 第38-39页 |
四、欣赏学生的表现 | 第39-40页 |
五、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本研究的后继反思 | 第42-44页 |
一、课题组织形式和师生兴趣的矛盾 | 第42-43页 |
二、课程实施与学业成绩评价制度之间的潜在冲突 | 第43页 |
三、教师的角色期待和成绩的压力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附录I H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情况表 | 第45-49页 |
附录II 师生访谈纲要 | 第49-51页 |
附录III 田野日记(摘录) | 第51-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